近日,2025年成渝劳动教育课程创享集暨成都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推进会在成都江滩公园举行,成都东部新区携特色成果亮相,充分展现区域劳动教育新图景。
此次活动由四川省教育厅、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共同指导,成都市教育局主办,聚焦于劳动教育对生命成长的整体性重构,旨在进一步破解劳动教育资源分散、流于形式化、社会协同不足等现实问题,探索劳动教育从“课程活动”向“育人生态”的系统升级。
成都东部新区新民学校和壮溪学校作为区域劳动教育典范精彩亮相,以"非遗活化+劳动创造"的双向赋能模式,打造新区劳动教育的"创新实践样本"。
/ 新民学校 /
草编非遗的校园新生
新民学校展示区前人头攒动,一件件精美的草编作品吸引着参观者驻足观赏。这些由师生共创的作品,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巧妙结合。学校的《悦编·草韵新生》特色课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草编技艺创造性转化为劳动教育课程资源,通过"分段实践+以学促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悟工匠精神,在创意设计中培养审美情趣,实现了劳动技能培养与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
/ 壮溪学校 /
沱江石绘的劳动美学
壮溪学校依托沱江地域特色,研发的"沱江石韵·丰收礼赞"卵石画课程同样引人注目。学生们以天然的沱江卵石为画布,用画笔描绘出一幅幅精美的丰收图景。卵石画课程将劳动实践与艺术创作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劳动中感受美、创造美。学校创设的"劳动成果集市",采用作品展销、公益义卖等将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打破了"劳动就是体力活"的刻板印象,让劳动教育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东部新区深化劳动教育改革,推出《成都东部新区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作机制保障;通过内培外引,夯实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创新构建"1+X"实践平台模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劳动实践场所,取得显著的育人成效。
|成都东部新区第三届中小学劳动教师教学技能大赛
|成都东部新区组织开展“匠心传承·技创未来”——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市教研员肖慧老师作课标解读)
| 区级综合实践基地
未来,成都东部新区将持续推动劳动教育与地域文化、学科教学、生活实践有机融合,深度挖掘乡村振兴本土资源,打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劳动教育样板课程,为新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石,为成渝两地劳动教育协同发展贡献“东新力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