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简阳市关于壮大县域经济、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简阳市平武镇聚焦破解农村“资源闲置、产业分散、效益低下”等难题,创新盘活闲置资产路径,以“资产盘活+业态升级”为核心,通过打造特色场景、拓展消费链条、强化联农带农,全域推进农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近年来,简阳市平武镇以高坡村、八角村、尤安村为试点,探索形成闲置猪场、校舍、功能房等资产盘活模式,激活乡村“沉睡资源”,为集体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注入新动能。
聚焦存量变革,创新盘活机制,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面对农村闲置资产利用率低、产业效益不高等问题,平武镇创新推行“分类盘活+多元运营”机制。一是精准识别闲置资源,建立镇级闲置资产数据库,涵盖废弃村小、猪场、功能房等3类5处资产,实施“一资产一策”改造方案。二是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通过“村集体+专业团队+农户”合作模式,以保底分红、利润分成等方式实现利益共享。三是拓展资产功能,将闲置资产与农文旅业态深度融合,打造“五味高坡·田园学堂”研学基地、绚烂“八角”主题花园、尤安村巾帼学院、农民画馆等复合场景。2023年以来,全镇盘活闲置资产5处,改造总面积超2000平方米,带动村集体经济总营收65万余元,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超100万元,形成“轻资产、快见效、可持续”的盘活模式。
突出业态融合,创新场景营造,培育农旅消费新热点。围绕“场景赋能、链式发展”理念,创新“特色IP+多元业态”融合模式。一是以“花田经济”为核心,打造高坡村油菜花赏花节、八角村月季主题花园等IP,打造特色消费场景,集成骑行、篝火、餐饮、展览等活动,构建“观赏—体验—消费”链条。二是以研学教育为突破,利用闲置村小改造田园学堂,开发农业科技、文化体验课程,通过“实验室+田间课堂”联动模式,开展特色课程,配套实施非遗手工创作、乡村社区调研等实践项目,形成“理论认知—场景体验—成果转化”全链式教育模式。三是以文化传承为亮点,盘活尤安村功能房建设农民画馆、巾帼学院,推出培训、展览、文创产品制销等服务。2025年,简阳市平武镇举办主题活动超20场,带动蜂蜜、草莓、蔬菜等农产品销售14万元,全镇农旅场景创收45万元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
强化数字赋能,创新营销模式,塑造乡村品牌新形象。依托数字化手段创新宣传推广机制。一是构建新媒体矩阵,联合抖音、微信等平台策划优质短视频,2025年拍摄主题短视频22个,总播放量20万次。二是深化媒地合作,联动简阳发布、成都发布等官方媒体跟踪报道,累计发布稿件9篇。三是拓展团体客源,针对企业、学校等定制化推介,团体客户营收占比达80%。2025年赏花季期间,全镇农旅项目网络曝光量突破30万次,媒体转载报道超10次;高坡村油菜花节团体营收8万元,占比超八成;“高小坡”“绚烂八角”等本土品牌知名度显著提升。
健全联动机制,创新带农模式,构建共建共享新格局。创新“利益联结+能力提升”双轨带农机制。一是推行“租金保底+股份分红”模式,引导农户以土地、房屋入股集体经济,高坡村研学项目预期带动人均增收600元。二是组建“乡村振兴人才联盟”,联合开展技能培训,2025年培训妇女、农户超50人次,推动灵活就业10余人。三是持续推进积分制管理模式,创新“公益转化”机制,以积分激励村民参与治理,设立助餐补贴关爱老人,形成“股份分红+积分激励+公益反哺”三维共享机制,有效推动乡风建设。2025年,农旅项目累计带动就业超100人,尤安村“巧手工坊”模式获市级推广,成为妇女创业创新样板。
简阳市平武镇通过机制创新、业态融合、数字赋能和联动发展,有效破解了闲置资产盘活难题,激发了农旅融合新活力。2025年,全镇农旅融合收入、集体经济营收、农民增收均稳步增长,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平武经验”。下一步,简阳市平武镇将深化模式创新,强化品牌塑造,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