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顶部自带醒目提醒,可以自由设置支持HTML!【本提示可以后台关闭】
    0

    尤安村集体经济“飞地抱团”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5.10.16 | 编辑 | 6次围观 山城日报网

      尤安村位于简阳市平武镇,地处金简路以东、三平路旁,成安渝高速贯穿而过,距成都市50公里、简阳市15公里,幅员面积11.2平方公里。作为村级建制改革合并村(由三村合并),现有党员160人、户籍人口4970人。近年来,尤安村精准发力破题集体经济发展,创新“飞地抱团”模式,打破村域边界整合资源,推动产业规模化、融合化,实现村民“土地流转有租金、参与务工有薪金、集体经济有股金”的多元增收。2024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4万元,集体资产总额达2.4亿元,经营性收入约2.1亿元,年资产性收入约200余万元。尤安村以“强村带弱村”的联盟机制为引擎,以“多元产业融合”为路径,以“创新治理”为保障,为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样本。

      突出“飞地抱团”,打破边界实现资源“零存整取”

      尤安村针对周边村资源分散、产业弱小的痛点,创新“飞地抱团”模式,以强村辐射带动弱村,形成“村村联合、产业连片、责任连体、利益连户”的集体经济新格局。

      打破村界整合资源。近年来,尤安村抓住简阳市乡村振兴环线和粮油现代农业园建设契机,在市 委、市政 府引导下,牵头与连山村等13个村组建“六联共兴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盟打破镇域、村域边界,整合土地、人力等资源,以“总公司+子公司”架构运营(总公司统筹关键环节,子公司负责属地管理)。初期通过盘活闲置资产破局,尤安村将废弃村小学作为全市首宗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拍卖,收益302万元,示范带动联盟村梳理林盘、农房等资源2400余处,发布投资清单15批次。目前,联盟村扩展至19个,形成10万余亩“飞地”粮油园区,其中大春种植玉米2.4万亩、水稻3919亩、大豆2.8万亩,实现低效果园和撂荒地100%高效利用。

      统一经营降本增效。总公司通过集中采购、机械共享、订单销售等标准化服务,破解小散弱难题。生产端,统一采购种子、化肥等物资,亩均成本降低20%;统一调度旋耕机、播种机等设备,综合机械化率达85%,亩均人工费用降40%。销售端,与新希望等企业签订订单协议,农产品溢价5%。

      共享收益长效联结。建立“三级分配”机制,总公司收益中提留5%公益金、10%管理费和30%生产周转金,剩余55%按股权分配至子公司;子公司再提留5%公益金、10%管理费和15%公积金,21%用于管理人员绩效,49%分配至村民。形成“土地租金+务工薪金+股本分红”三重收益链,2024年联盟村民人均务工收入超2万元,分红2000元。

      突出“多元融合”,小产业撬动增收“大循环”

      尤安村立足“一产打底、三产赋能”,以粮经复合种植和乡村旅游为“小切口”,推动资源变资产、田园变景区,实现集体经济“多条腿走路”。

      粮经复合种植“一地双收”。针对耕地“非粮化”政策要求,创新“春夏种粮、秋冬种菜”模式,在5000亩桃园套种粮油蔬菜。春夏季于桃林间隙种植玉米、大豆、油菜,秋冬季轮作青菜、鲜食胡豆,土地利用率提升40%,亩均增收2000元。例如,胭脂脆桃园区通过优化品种布局(新增春美、红玉等6类桃种),形成早中晚熟搭配的产业链,年带动村集体增收10万-20万元、群众增收40万-100万元,解决脱贫户人均增收1200元。

      农文旅场景“以节促游”。借势AAA级“和乐尤安”林盘景区,打造川西特色民宿酒店和“简之猫”咖啡馆等消费场景,配套建设吃住娱购一体化服务体,举办“桃花节”“采摘节”等活动。2024年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周边农副产品销售增长30%。同步发展蜀绣、钩编作坊、农民画艺术馆等非遗工坊,培训留守妇女和儿童500余人次,实现居家灵活就业。

      建筑产业“反哺造血”。以“小工程”积累“大资本”,2007年村集体争取扶贫资金50万元,自主设计硬化道路27公里,首获52万元收入;2019年成立建筑公司,承接旱厕改造、高位蓄水池等项目10余个,累计增收2.2亿元。公司采取“村集体+农户”模式,村民参与施工管理,年人均务工收入超2万元,成为集体经济“压舱石”。

      突出“创新治理”,机制保障发展“可持续”

      尤安村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通过制度创新激发内生动力,确保集体经济成果惠及于民。

      党建引领“双融共治”。推行“党委—党支部—党小组”三级网格体系,设5个网格党支部、14个党小组,实现小区治理全覆盖。引导党员和退休干部参选业主委员会,落实“四议两公开一监督”机制,2024年协商解决产业纠纷、环境整治等问题12件,较2023年减少80%。

      分红机制“透明共享”。实行“基础分红+补充激励”模式,2024年发放现金分红280余万元,土地分红540余万元,春节福利物资140余万元,全村1480户4752人实现分红,人均分得超2000元。同步创新设立“公益转化”机制。一方面积分兑换增活力,通过将村民参与公共服务、矛盾调解、环境整治等行为量化赋分、兑换激励,有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实现“微积分”撬动“大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另一方面助餐补贴显温度,依托公益金设立助餐基金,在村集体自营的蓉颐食堂实施梯度补贴,60岁以上老人补3元/餐,特困群体补5元/餐,年投入43万元,推动老年群体参与集体事务积极性提升30%,形成“股份分红保基本、积分激励促参与、公益反哺暖民心”三维共享机制,为推动文明乡风建设注入长效动能。

      结对赋能“协同升级”。深化“村企民”利益联结,集体经济组织牵头,采用“村集体+企业+农户”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建成百鸣湾酒店等15个精品项目;同时,打造人才培育平台,成立书 记工作室,组织跨镇后备干部进行跟岗学习,充分发挥书 记工作“头雁”引领和资源链接优势,主动出击,成功搭建与施家镇集体经济组织常态化合作桥梁。


    发表评论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