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顶部自带醒目提醒,可以自由设置支持HTML!【本提示可以后台关闭】
    0

    万纬冷链访谈:上经贸大学生探究冷链民生价值

    2025.04.10 | 编辑 | 12次围观 山城日报网

      2025年3月25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乡村振兴背景下冷链物流改善民生路径研究”课题组(成员:蒋乐遥、金煜瑶、吴贞妮、成依语)专访万纬冷链业务板块负责人、高级副总裁陈君城。作为课题调研的重要环节,此次深度对话围绕冷链物流在城乡民生改善中的创新实践、行业挑战及未来方向展开,为学生团队提供了鲜活的行业洞察与实证素材,助力其构建“冷链物流赋能乡村振兴”的研究框架。

      一、学生课题聚焦:从业务布局看城乡冷链衔接逻辑

      针对课题关注的“城乡冷链协同”核心问题,陈君城介绍,万纬冷链形成“1:1”业务均衡布局——冷链业务与常温租赁业务并重,既服务一线、二线及省会城市的中高端消费市场,也通过下沉市场与农产品源头业务触达乡村。学生团队注意到,尽管乡村业务占比不高,但公司在蓝莓、三文鱼等农产品的源头采购与冷链运输中,已构建起“产地预冷—冷藏运输—城市配送”的全链条体系,成为衔接城乡供应链的关键环节。

      课题组特别关注到品类结构差异:预包装食品与温控快消品为主(食品与农产品业务占比约15:85),而医药冷链尚处空白。这一结构特征为学生分析“冷链物流民生价值分层”提供了切入点——初级农产品的全程温控直接关联农户收益(如蓝莓损耗率从30%降至15%),而城市消费端的品质保障则体现冷链对生活质量的提升,形成“源头减损—终端提质”的双向赋能。

    图片1.png

      二、民生案例实证:学生调研中的“冷链改善生活”具象化

      在超大城市民生保障部分,课题组结合访谈内容提炼三大实证场景:

      1. 疫情保供“生命线”:2022年上海疫情期间,万纬园区通过冷库储鲜与绿色运输通道,实现食材“不断供、不腐损”,学生认为这一案例凸显了冷链物流在应急民生中的“稳定器”作用;

      2. 消费升级助推:新疆水果、树莓等高端农产品通过冷链实现“跨区域保鲜”,既满足城市居民对高品质食材的需求,也帮助农户提升产品溢价,与课题“冷链促进农民增收”的研究方向形成呼应;

      3. 最后一公里破局:针对学生关注的“到家配送无冷藏车”难题,万纬的“包装解决方案”(冰袋、干冰等冷媒优化)为乡村及偏远地区配送提供了低成本路径,成为课题组研究“技术普惠”的典型案例。

      三、行业痛点对话:学生深度挖掘乡村冷链瓶颈

      在政策与乡村冷链痛点环节,学生团队与陈君城展开深入探讨。针对“部分地区冷库过剩”问题,陈君城提出政策应从“硬件补贴”转向“软性支持”,这一观点被学生纳入课题的“政策优化建议”章节;而乡村冷链面临的“融资难、需求分散、技术人才短缺”三大痛点,直接对应课题组正在调研的“乡村物流基础设施短板”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学生特别问及“医药品冷链空白”对乡村医疗的影响。尽管万纬尚未涉足,但陈君城指出,完善的医药冷链可提升乡村疫苗覆盖率,间接推动公共卫生均等化,这为课题拓展“冷链与乡村公共服务关联”提供了新视角。

    图片2.png

      四、未来战略对接:学生课题与企业实践的研究共振

      万纬的“双拓展”战略(烘焙/西式快餐品类、西部县域及食品产地仓网)引发学生对“冷链服务产业升级”的思考。例如,向食品产地延伸的布局,与课题中“农产品上行通道建设”高度契合;而“保底收购+冷链服务”“共建冷库”等合作模式,则为学生研究“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提供了实践样本。

      课题组负责人表示,访谈中企业提及的“金融+冷链”模式探索、与电商平台的分工设想(如美团优选、拼多多),将成为其分析“冷链物流生态共建”的重要素材。这些来自行业一线的实践经验,正转化为学生构建“城乡冷链协同模型”的核心论据。

      五、研究价值升华:学生视角下的冷链物流民生定位

      访谈结尾,陈君城总结的“超大城市冷链核心价值——守护食品安全、满足品质生活”,与学生课题的“改善民生路径”形成理论共鸣。团队成员表示,通过此次调研,不仅具象化理解了冷链物流从“技术设施”到“民生刚需”的进阶,更观察到企业在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中的平衡:从城市保供的“民生坚守”到乡村冷链的“探索破冰”,万纬的实践为“冷链物流如何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多维度的解题思路。

      随着课题的深入,学生团队将基于访谈成果,进一步分析冷链物流在城乡资源配置、消费升级、应急保障中的作用机制,形成兼具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的研究报告。此次校企对话,不仅是一次行业调研,更成为“理论研究对接现实需求”的生动课堂,为高校学子理解“物流强国”战略下的民生底色提供了珍贵的一线洞察。

      结语: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生团队的此次调研,架起了学术研究与行业实践的桥梁。万纬冷链的城乡协同实践,既是企业战略的落地,也为“冷链物流改善民生”这一课题提供了丰富的实证场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冷链物流的民生价值将持续被挖掘,而高校学子的研究,正成为连接行业智慧与政策优化的重要纽带。


    发表评论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