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顶部自带醒目提醒,可以自由设置支持HTML!【本提示可以后台关闭】
    0

    “暖聚社区”:城中社区“社工 + 志愿服务”共筑公园暖心画卷

    2025.10.13 | 编辑 | 9次围观 山城日报网

      一、案例背景

      凤鸣街道城中社区位于彭山区核心地段,东至凤鸣大道、西至彭祖大道、北至古城北路、南至武阳东路,辖区面积 1.98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22518 人,下设 23 个网格和 34 个居民小组。社区内分布着 15 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3 所学校及 1 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凤鸣公园。城中社区有着老旧小区多、老年人口多的明显特征,当前社区在社区服务与社区治理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老年人的生活便民服务需求大,二是小区公共空间少与凤鸣公园管理失序隐患,三是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意识不足。

      城中社区充分发挥“五社联动”机制优势,围绕社区“一老一小”服务需求,结合百年凤鸣公园历史文化,打造“公园管家”这一“社工 + 志愿服务”品牌项目。通过专业社工赋能,从“人”“事”“场”三个维度系统性构建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在志愿服务队伍建设、项目开展以及积分体系构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作为省级党建引领“专业社工 + 志愿服务”融合试点社区,城中社区党委积极履行统筹协调职责,引入专业社工机构驻点,积极探索“专业社工带领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协助专业社工”融合服务模式。

      二、主要做法

      (一)多元力量整合,组建志愿队伍

      整合政府、企事业单位、高校、社区等志愿服务力量,挖掘社区居民骨干,孵化培育了 10 支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达 300 余人,常态化参与服务的活跃志愿者超 200 名。各队伍依据自身特色与优势,明确服务方向,如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安全巡逻志愿服务队守护社区安全,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提升居民环保意识等。从党员、两委干部、自组织骨干、热心居民中吸纳注册志愿者共计 300 余人,进一步充实了志愿服务队伍力量。

      (二)微创投驱动,推进项目实施

      为破解社区治理中居民参与积极性低、自组织发展不成熟等难题,凤鸣街道社会工作服务分支持中心启动“公园微创投”项目。该项目以专业社工引导赋能社区自组织,助其自主完成从项目策划、投标到活动实施的全流程。项目坚持“理论 + 实践”双轮驱动,为多支志愿服务队伍提供资金与专业支持,常态化开展“暖新”“暖阳”“暖幼”“暖青”等系列志愿服务项目。这不仅打通了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渠道,更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促进了社区和谐与居民幸福。

      (三)积分体系激励,促进服务可持续

      探索建立志愿积分兑换机制,链接全区6家线上商家和辖区内爱心商家提供了价值40000元的爱心物资和服务,社区按照“1元为1积分”的标准将其转化为了40000个积分,用于社区志愿服务兑换,形成“服务产出积分、积分兑换资源、资源反哺服务”的闭环机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记录与积分志愿服务,制定详细的积分标准,明确不同服务类别的单项服务积分,并规范积分兑换流程。

      三、主要成效

      (一)志愿服务队伍发展壮大,服务能力提升

      成功组建 10 支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注册志愿者数量可观,活跃志愿者占比高。各队伍在专业社工的陪伴赋能下,通过参与“社区微创投”项目,深入开展需求调研、协商议事和微项目实施,志愿服务理念与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例如,城中社区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在“凤鸣引航·文明同行”项目中,通过多次文明劝导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劝导技巧更加娴熟,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的文明游园意识。

      (二)社区需求精准对接,服务项目成效显著

      通过“社区微创投”形式开展的多个志愿服务项目,精准对接社区居民需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自 2025 年 5 月以来,支持 6 个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36 场,累计 461 志愿服务人次,服务满意度达 98.6%。

      一是文明劝导与公园治理:“凤鸣引航·文明同行”项目开展 6 次文明劝导活动,劝导不文明行为 73 起,清理垃圾 18 袋,公园内不文明行为发生率下降 30%;“随手清”和“焕新颜”公园微治理项目中,志愿者们清理垃圾、污渍、单车,发放“文明微光卡”和“闪光行动卡”,推动文明行为从“被动遵守”向“主动践行”转变;“星推官”公园微治理项目促使商家规范经营习惯逐步养成。二是文化传承与教育服务:“寿字工作坊”书法文化项目完成 2 种“寿”字书体教学,覆盖学员 50 人次,完成 20 余幅主题作品;“城中社区“暑光同行·共筑童梦”暑期课堂”为社区 6 - 14 岁儿童提供多元服务,搭建了高质量的暑期成长平台,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同时为大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舞台。三是老年关爱服务:城中社区银龄关爱“999”计划项目以特定日期为服务主线,开展义诊、陪伴、集体生日会等服务,完善了老年服务志愿服务体系,满足了老年人基础照料、情感陪伴及健康管理需求。

      (三)积分体系激发活力,形成良性循环

      成功构建志愿服务积分体系,链接 10 余家爱心商家,为社区志愿服务资源池注入活力。详细的积分标准和规范的兑换流程,激发了志愿者参与服务的积极性。志愿者可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记录积分,并按照流程在社区或爱心商家店铺兑换物品或服务,实现了“服务 - 积分 - 资源 - 服务”的良性循环,有效促进了社区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发表评论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