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晚间,以岭药业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在多重短期不利因素影响下,2024年公司业绩首度出现亏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然而,深入剖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及展望其未来发展前景,我们会发现这既是挑战,同时也孕育着新的机遇。
多重不利因素导致业绩首亏
对于此次业绩的变动,以岭药业2024年业绩预告指出,由于报告期内部分呼吸系统产品临近有效期,公司拟冲减相关产品销售收入,并拟对临近有效期存货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加之报告期内收入减少、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毛利率下降、研发保持较高投入等原因,导致2024年度营业利润大幅减少,出现亏损。
在疫情期间,连花清瘟作为抗疫明星产品,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大幅提升产量,导致库存积压。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转变,市场对连花清瘟的需求迅速回落至常态水平。此时,以岭药业面临着去库存的巨大压力,不可避免地对企业的盈利造成了负面影响,成为导致此次亏损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清库存之外,医药行业的原材料供应稳定性和价格波动一直是影响企业成本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受到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包括全球供应链的波动、环保政策对原材料生产的限制以及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等,以岭药业所需的药品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其旗下的王牌产品通心络胶囊原材料酸枣仁为例,据《证券时报》2023年10月报道,酸枣仁上游酸枣两个月内价格从5元/斤增至15元/斤以上。据中药材天地网数据,酸枣仁2022年大幅增长,一度增至最高价980元每公斤,2023年全年保持高价,即使2024年有可喜回落,也仍高于2021年。
尽管可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优化生产流程和采购策略,但原材料成本的大幅上升仍然难以完全抵消,导致产品毛利率下降,进而压缩了利润空间,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亏损状况。
老龄化社会加速 以岭药业基本盘未来可期
公告还提及,公司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促进企业发展,在研发投入方面始终保持较高投入。研发投入高企,对利润会产生短期的负面影响,但作为一家以创新中药为核心的企业,产品研发与学术研究所带来的长期增长前景,是预判企业未来发展更为重要的方面。
在疫情之前,以岭药业的心脑血管类药物销量在企业营收中占据最高比例,已然形成了稳定的市场基础和良好的品牌口碑。心脑血管疾病作为一类与老龄化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其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为以岭药业的心脑血管类药物提供了广阔且持续增长的市场空间。
以岭药业在心脑血管领域拥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显著临床疗效的产品,如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和芪苈强心胶囊等。这些产品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市场检验,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深受医生和患者的信赖。近年来,以岭药业加大了对心脑血管类药品研发的投入和支持,2024年中报披露显示,在2023年10月到2024年8月期间,以岭药业旗下的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和芪苈强心胶囊三款拳头产品,分别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了重磅研究结果,通过循证医学研究的方式为药品疗效做出强有力证明。
回顾疫情期间,呼吸类药品因疫情特殊形势贡献了高额营收,但这并非企业的常规经营状态。如今,随着市场的价值回归,企业回归到以心脑血管类药物为主导的发展轨道,实则是回归到其核心竞争力所在的领域。以岭药业可以更加聚焦于自身的优势业务,整合资源,优化生产和销售布局,提高运营效率,为企业的长期稳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