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顶部自带醒目提醒,可以自由设置支持HTML!【本提示可以后台关闭】
    0

    中外嘉宾探秘熊猫谷,金熊猫奖架起文明交流新桥梁

    2025.09.12 | 编辑 | 7次围观 山城日报网

      9月12日,第二届金熊猫奖重要配套活动之"我与熊猫面对面"参观活动,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野放繁育研究中心(熊猫谷)成功举办。金熊猫奖由中国文联和四川省人民政 府主办,每两年一届,永久落户四川。作为一项以影视为载体、以大熊猫为文化符号、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旨的国际传播大奖,金熊猫奖始终致力于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充分彰显全人类共同价值。

      本次活动作为金熊猫奖系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汇聚了出席第二届金熊猫奖的多国嘉宾和各界代表,通过沉浸式体验大熊猫生态保护与巴蜀文化魅力,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搭建了重要平台。

      (一)深度体验大熊猫生态保护成果

      都江堰熊猫谷位于大熊猫栖息地邛崃山系和岷山山系关键连接区域,这片占地2004亩的自然保护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保护区原生植被覆盖率超过90%,海拔在740米至1161米之间,记录植物668种、动物186种,为大熊猫保护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活动当天,嘉宾们沿着精心规划的路线,近距离观察了大熊猫的自然生活状态。游园参观动线串联起多个观赏点位,沿途10余只大熊猫姿态各异:有的悠闲啃食竹叶,憨态可掬;有的慵懒憩于树杈,萌态十足;还有的挺着圆滚滚的身体嬉戏打闹,引得嘉宾纷纷驻足拍照,现场笑声不断、气氛轻松愉快。

      同时,在专业中英双语讲解的陪同下,嘉宾们深入了解了我国在大熊猫保护事业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与实践经验,切身感受到中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就。

      (二)全方位感受巴蜀文化魅力

      除了让嘉宾们和大熊猫近距离“亲密接触”,活动还巧妙融合了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播理念,通过精心设计的文化体验环节,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熊猫奇摊"体验区,嘉宾们亲身参与了蜀道茶艺、木雕印刷等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活动。

      金熊猫非遗蜀道茶艺展区展示了宋代点茶技艺,嘉宾们不仅观赏了精湛的茶艺表演,还亲自体验了传统茶艺的制作过程。拓印金熊猫和木雕印刷体验区同样备受关注,来宾们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用传统技艺制作金熊猫主题作品,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特别设置的"金熊猫邮局"成为活动亮点。明信片上绘有三星堆青铜纹样、都江堰山水画卷、川剧脸谱等巴蜀文化元素,嘉宾们通过这一独特方式,将来自熊猫故乡的祝福传递到世界各地,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精美载体。

      (三)深化金熊猫奖品牌内涵

      作为金熊猫奖的重要配套活动,本次参观通过多维度、沉浸式的方式,将金熊猫奖符号具象化、生动化。活动启动仪式环节,《金熊猫的朋友们》节目以金熊猫作为主角,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武术功夫,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带领现场嘉宾沉浸式体验熊猫文化。启动仪式上,嘉宾代表用都江堰之水浇灌点亮装置,象征着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寓意着文明交流如活水般源远流长。这一独具匠心的设计,深刻体现了活动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

      通过“熊猫+”这一创新模式,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国际传播实现有机融合,不仅显著提升了金熊猫奖的品牌影响力,也为中国故事的全球表达开辟了新路径。借助可感知、可体验、可参与的多元形式,国际嘉宾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增进了对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及文化多样性的认知与共鸣。

      作为一项国际文化盛事,本届金熊猫奖通过“我与熊猫面对面”等系列活动的开展,有效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深度对话,为增强中华文化国际软实力带来崭新机遇。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既是一场生态与人文交汇的沉浸之旅,更是中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文明互鉴的生动实践。它为国际社会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当代中国提供了真实而温暖的窗口,也为世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提供了生动注脚。


    发表评论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