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参加民营企业座谈会。
谈及此次参加民营企业座谈会的感受,徐冠巨非常振奋:"我们将坚定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变革创新,积极拥抱AI时代,勇攀科技高峰。"
响应时代号召,在徐冠巨的推动下,传化智联将AI技术与物流业务场景深度融合,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实践探索,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可参考的路径。
AI技术落地业务场景
徐冠巨提出:"AI必须与产业结合才能创造真实价值。"这一理念在传化智联物流业务得到验证。作为全国性智能物流服务平台,传化智联正加速推进AI技术落地。针对物流行业非标场景多、流程复杂的痛点,企业聚焦公路港零担专线装卸货等核心环节,通过接入DeepSeek等开源大模型,将传统物流经验转化为智能工具,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作业效率。
2024年,传化智联正式启动AI大模型应用,并于今年2月完成DeepSeek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实现技术逻辑与业务场景的深度结合。通过深度集成自然语言处理与知识图谱技术,传化智联在服务效率提升、智能决策支持、成本优化三大维度取得阶段性进展。基于全国公路港的运营线路和运力资源数据,大模型的动态报价引擎系统能够判断专线价格、时效、服务质量,并自动生成最优报价方案,帮助客户快速获取精准运费估算。
强化“场景+新技术”“场景+新模式”的布局,传化智联使能物流服务制造,为宁德时代等大客户提供高效的物流解决方案。此外,传化智联还积极推动生态开放,与蚂蚁集团开展深度战略合作,聚焦物流数字化、物流供应链建设,共同推动物流供应链数字化转型。
管理体系支撑技术创新
从传统化工转型为智慧物流与精细化工双主业,传化智联上市20年来的转型升级之路,正是中国民营企业主动拥抱技术革命、践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传化保持年复合增速50%的科技投入和30%的创新投资,每年新产品收入占比超过20%。其中,稀土橡胶打破我国40多年技术瓶颈,无氟抗芯吸剂实现全球首创,前纺油剂打破长期市场与技术垄断。基于近40年积累的化学化工产业优势,传化将数百个产品品系、近2万个产品的制造基础、优势和能力,成功延伸至芯片、半导体、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与此同时,在传化智联看来,技术突破与管理创新犹如鸟之双翼。企业通过"产业平台+技术开放"模式,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把资源、精力都聚焦到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上来。
"科技创新本质是人才创新,而人才成长需要适宜的土壤。"传化智联将组织变革作为科技转型的底层支撑,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培育与发展。企业管理模式、体系、机制是否有利于创新,是否有利于人才作用发挥,直接决定了企业生产力的释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