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2月2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满三年。三年来,这条贯穿联通的铁轨“丝路”将发展的春风吹入中老两国沿线,让老挝从“陆锁国”到“陆联国”的发展梦想照进现实,劲开两国民心相通、携手发展的幸福之花。
中国和老挝是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两国传统友好深入人心,各领域合作全面深入开展。随着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不仅使两国真正实现了互联互通,更标志着中老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开创了互利共赢的新局面,给中老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人畅其行,货畅其流”,中老铁路改善了老挝国内基础设施,提升了民众的幸福指数。中老铁路从中国磨憨铁路口岸和老挝磨丁铁路口岸进入老挝北部地区,向南经琅南塔省、乌多姆赛省、琅勃拉邦省、万象省,到达老挝首都万象市。设计时速160公里的电气化铁路方便了沿线民众出行,更串联了老挝北部省市与首都的生活圈,有效促进了南北地区的人流、物流大流转,增加就业,改善当地民生。三年来,中老铁路运输安全稳定,累计发送旅客超4300万人次、运输货物4830万吨。
“要想富,先修路”,中老铁路加速了两国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带动了经济社会发展。老挝境内的山地和高原覆盖着丰富的农林、矿产和旅游资源,这些资源需要依靠交通运输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中老铁路作为泛亚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提高了老挝沿线地区运输效率和资源互通,给东南亚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三年来,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吸引了来自中国、日本、美国、马来西亚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154家企业入驻,年产值超过20亿美元。磨丁经济特区吸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891家企业签约入园,累计投资额达10.4亿美元。
“事因难能,方显可贵”。中老铁路的修建穿越众多山脉和水系,克服了诸多困难,彰显了中国铁路技术标准的先进性适用性,不仅成为了中国制造走出去的又一个成功范例,更推进了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在西方经济不振、市场低迷、对亚洲投资乏力的情况下,亚洲国家“团结自强、共谋发展”尤为重要。中老铁路建设加快实现中老两国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更为转移中国优质产能起到良好的“国际宣传效果”,有利于中国制造走向更大的国际市场。
“春风朝夕起,吹绿日日深”。中老铁路的建成通车对加快泛亚铁路网建设,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实现贸易、投资、金融、文化等多方面合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必将携手实现互联互通,为共建国家、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让民心相通、携手发展的幸福之花遍地开放。(孟博 杨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