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乘着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东风,贵州快速崛起为全国文旅新星,并向着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加速进发。其中,红色文旅资源持续圈粉,成为贵州文旅的特色品牌和重要IP之一。数据显示,去年遵义会议纪念馆共接待游客907万人次,同比增长197%。
贵阳“红飘带”夜景效果图
2025年1月15日,是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纪念日。在这样的特殊节点,外界把目光再次投向贵州的红色文旅资源。年前,贵州省委举行了“大力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主题新闻发布会,明确指出红色是多彩贵州的鲜明底色,并向广大游客发出邀约。
在2025年4月30日前,定制贵州红色旅游线路的全国游客,将享受线路行程里所有国有A级旅游景区门票免费优惠,诚挚邀请朋友们来贵州追寻红色足迹,感受伟大远征,体验山水之美,领略贵州魅力!
贵州文旅为何这么“红”?在各地大力推进红色文旅融合发展的今天,贵州红色文旅到底又有哪些具有借鉴参考价值的“流量密码”?在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之际,我们稍作梳理分析。
一、贵州红色资源到底有多丰富?
2023年7月,贵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四大工程”——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列为“四大文化工程”之首,这与“红色是多彩贵州鲜明底色”的判断形成了呼应。
“红飘带”位于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边,致力于打造“贵州之旅第一站”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贵州红色资源点多面广,红色文化也是贵州对外最具辨识度的文化印记之一。
公开信息显示,贵州是红军在长征途中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的省份。红军长征足迹遍及贵州9个市(州)60 多个县(市、区)。这里,不仅召开了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也创下了强渡乌江、激战娄山关、四渡赤水等多个经典战例。
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贵州全省现有长征不可移动文物750多处,可移动文物2500多件(套),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0多处。此外,还有抗战“西迁”、“三线”建设、脱贫攻坚等丰富红色资源。这些丰富多元的“红色历史馈赠”,成就了多彩贵州的红色底色,也为今天的贵州推进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富矿。
将富集的红色资源转化为红色文旅资源,首先就是要做好红色资源的保护传承。这方面,贵州通过多年积累,探索出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经验,在很多方面可以说走在全国前列。
如,贵州率先在全国将革命文物保护纳入巡视巡察范围;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省市两级建立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工作联席会议,成立省重点红色纪念场馆管理委员会,首批25个重点红色纪念场馆纳入管理,推进遵义会议纪念馆等重点红色纪念场馆提级归口管理,建立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专家委员会,设立省级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专项资金。
贵阳“红飘带”用数字技术,打造沉浸式红色文化体验之旅
同时,积极运用法治力量提升红色资源保护成效。如早在2021年就出台实施全国首部涉及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地方性法规《贵州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条例》。此外,今年1月1日起,《贵州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条例》正式实施,明确规定红色资源实行保护责任人制度;规定红色资源的修缮、修复、复制、拓印,应当遵循尊重原貌、最小干预的原则,并依法取得批准;规定政府及其部门开展红色资源保护状况监测和评估。
在创新中不断完善保护传承机制和措施,让贵州红色资源历经近百年的岁月洗礼,依然历久弥新,也为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向技术借力,“活化”红色资源
如果把红色文旅融合发展看作是一道文化消费大餐,那么,做好红色资源的保护,就是为“食材”的生长发育提供健康的环境,而传承利用、把红色资源转化为打动人心的文旅场景和产品,就相当于要把“食材”烹制为可口的菜品,这考验的则是另外一番功夫。
这方面,贵州通过不断“修炼内功”,也在持续提升自身的“看家本领”。其中,一个让很多人眼前一亮的“招数”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贵州,“就地取材”借助数字化技术把一些标志性红色资源“做活”了。比如,指导市场推出近百款红色旅游产品,运用AR、VR等技术打造沉浸互动式红色体验项目,开发贵州红色旅游数字地图APP,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红色旅游体验。
如今,在贵州打卡红色景点,游客处处都能够感受到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的交相辉映。这里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展示长征文化的“双子星”项目。
游客在“红飘带”里亲手传递一面巨大的红旗,体验感强烈
“双子星”之一,是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该项目的选址就颇显深意,因为它可能是部分游客在落地贵州前用眼睛“打卡”的第一个项目,也即对贵州的第一印象就是“红色”:乘坐航班前往贵阳的游客,若在贵阳龙洞堡机场上空俯瞰,可发现有一座巨型建筑铺展在青山绿水之间。它由一块块红色的曲面幕墙构成,此起彼伏,形成了连续转折的动态轮廓,犹如一条灵动的“红飘带”。它就是全国首个以长征为主题的全域沉浸式数字科技体验馆,也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的标志性、引领性工程。
不止是“颜值”亮眼,“红飘带”的“内涵”更让人印象深刻——该场馆组成部分之一,便是全域行浸数字演艺《红飘带·伟大远征》。它集合AI虚拟交互、全息影像、全维度机械运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声场等最新科技手段,能让游客在数字化全景呈现中沉浸式体验长征之路。
凭借科幻般的科技赋能,“红飘带”既创新了红色文化资源的呈现和传播方式,缩减了与年轻人的距离感,更成为贵州新的标志性文旅打卡点。数据显示,自2023年10月建成试运营以来,“红飘带”已合计演出9900余场,接待观众超100万人次,在节假日往往一票难求,并先后获得国内权威机构颁发的10余个奖项。
“双子星”之二,是遵义《伟大转折》演艺综合体项目。
贵阳“红飘带”用数字技术加真人演出再现红军过雪山场景
它以《伟大转折》剧目驻场演出为核心内容,相较于传统的红色文化剧目演出,《伟大转折》融合了巨幕油画、战场烟雾、环绕音效以及戏剧、影像、音乐和舞蹈,360度的无限循环舞台设计让“静”与“动”相互交织,四渡赤水、二进遵义、佯攻贵阳等历史画面栩栩如生,全方位强化了视觉和听觉的沉浸感,使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历长征历史的惊心动魄。
数据显示,自2024年1月15日试演以来,《伟大转折》已演出800余场,观众突破28万人次,单日演出场次最高达7场。并且,从观影群体的年龄结构看,“20岁至45岁的占比达到60%”。可见,这种依托现代技术对传统红色资源的“活化”演绎,正在打动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心”。
三、批量制造新的红色文旅资源
除了善于向技术借力,打造多元化的红色文旅体验,贵州文旅还注重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与其他文化元素和文旅业态的巧妙融合。
众所周知,贵州素有“文化千岛”之美誉。文化资源多、业态多、场景多,这些都是贵州发展文旅产业的重要优势。利用这一优势,积极推动红色文化与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的融合发展,形成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体系和场景供应,既突出了红色文旅的特色,也在融合发展中与其他文旅业态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从而整体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和体验感。
像探索红色文化与交通服务融合,建成了重遵高速公路大娄山长征主题特色服务区;探索红色文化与生态游、乡村游等的融合,建成石阡困牛山战斗遗址保护展示园、乌蒙山回旋战遗址遗迹保护展示园,并完成一批长征历史步道、红军长征村保护建设等。
遵义会议会址是贵州重要的一处红色文化景点
此外,还将红色旅游与“黄小西吃晚饭”等重点景区相结合,策划推出亲子游、研学游等多样化的旅游产品。近年来,围绕遵义会议会址、黎平会议、四渡赤水、息烽集中营等重要红色纪念场馆,贵州每年都会推出一系列红色旅游精品线路。2025年,贵州更是将策划推出20条红色旅游线路,这些线路覆盖各市(州),串联起“10+1+2”(10家5A级景区、西江千户苗寨、2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景区度假区。
这样的“混搭”“串联”,不仅可以最大程度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也利于向游客整体展示贵州文旅的多样性、多面相。比如,游客参观遵义会议会址,接受了红色文化洗礼,又可以去小丹江苗寨和肇兴侗寨,近距离接触少数民族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贵州,一些景点本身就具有多重文化属性。如位于黔南州平塘县的“中国天眼”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观测基地,可能一般看来属于“科技游”,但它在2019年就入选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据央广网报道,去年国庆期间,平塘天文小镇迎来了全国各地的游客与研学学生,大家纷纷前来一睹大国重器“中国天眼”的风采,践悟南仁东科学家精神,掀起了一股“红色科技文旅新热潮”。
这背后,其实是红色文旅的被重新定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红色旅游不再是单指红色文化下的旅游景点,科学家纪念馆、推动国家发展的大国工程等所弘扬的时代精神,都可能成为红色旅游新景点。而“中国天眼”景区依托大国重器“中国天眼”这个根据地,整合天文科普、时代精神、文创产品等多样资源,逐步形成以“科技红资源”吸引人、科研精神感染人、研学产业留住人的集聚效应,成为多功能红色旅游新兴目的地。
如果顺着这一方向进一步延伸可以发现,贵州数十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可以看作是新的红色文旅资源。
贵州拥有遵义会议、黎平会议等重要的红色文化景点
典型如桥梁。目前的贵州,全省遍布3万多座桥梁,全世界100座最高的桥梁近一半在贵州。由此,贵州也获得了“桥梁博物馆”的美誉。而这些桥梁背后所取得的工程技术奇迹,作为贵州人民智慧和勇气的象征,也未尝不是大力弘扬和传承长征精神的一种“贵州实践”。
面对包括交通基础设施等在内所发生的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游客置身于贵州,可能最能感受到来自红色文化的现实感染力。
四、贵州红色文化出圈,不止于文旅意义
这几年,贵州文旅的热度不断升温,引发了各类解读。其中一个具备共识的原因在于,贵州的文旅资源足够丰富。就像红色文旅资源,随便都可以列举出一大批新、“旧”IP。
但其实,贵州文旅,从红色游、文化游、生态游,到民俗风情游、乡村游、科技游等等,都很难单独拎出某一种资源来解释它的成功。
在文旅发展上,有一个时常被拿来讨论的概念,即旅游资源的组合性与整体性。组合,即不同文旅资源、业态的合理搭配,要能够尽量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和不同游客的不同需求。但同时,这又并不意味着是一种毫无章法的“大拼盘”。也就是说,不同的文旅业态、产品组合在一起,也要能够体现一种整体上的“自洽”。
遵义市娄山关景区里的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摩崖石刻
在这个角度说,贵州文旅持续“出圈”、保持长“红”,让无数游客“不虚此行”,更本质的原因,在于这些不同的文化、文旅产品和业态,通过巧妙搭配、组合构成了一个非常协调的“整体性”,最终形成了相互赋能、“1+1>2”的效果。
这其中,红色文旅尤显特殊。因为它本身有着历史的厚重感、偏严肃,很容易与年轻人产生距离。而在贵州,红色又是底色。这种情况下,要做大文旅产业,不仅要实现红色资源本身的“活化”,不断丰富其内涵、焕发时代生机,而且还要能够推动红色文化与其他文化、业态的融合,且不至于让红色文化的历史感、厚重感限制其他文旅业态的光芒。贵州在这个问题上的“尺度”拿捏之到位,确实体现了功力与智慧。
放眼国内,坚持以红色为“鲜明底色”,将文旅市场发展到如此规模,且持续长“红”的,贵州的实践值得探究。由此所承载的样本意义,其实已经超出了文旅的范畴。比如,红色文化和精神的高质量传承,或许就能从中找到新的灵感。而贵州文旅发展到这一步,也可以说是一座后发省份不断赓续传承遵义会议精神所结出的硕果之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