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馆陶:电力为农业现代化添动能 满满的都是“科技范儿”

  打开馆陶智慧农服小程序,输入用户账号、密码,轻触手机屏幕,农业生产基地的画面清晰呈现出来——正在外地出差的闫风波能在几百公里外通过手机仔细查看小麦生长情况。 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智慧农业管理系统收集的数据被实时传送至县数字农业指挥调度中心,中心根据数据分析和专家建议,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技术指导,并通过他们带动更多农户应用新技术,提高种植效益。数字农业不仅让种地更有科技范儿,还为畜禽养殖等提供技术支撑。

  近年来,河北馆陶县把农业园区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牛鼻子”。如果说乡村振兴一幅画,那么电力保供就是最美的底色。国网馆陶县供电公司紧跟县域产业发展步伐,全面加强电网建设,积极开展优质供电服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提质增效,秉持产业发展到哪里,供电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的原则,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园区的发展,主动上门了解用电需求,帮助解决用电问题,开辟“绿色通道”,全面助力禽蛋、黄瓜、黑小麦、晚秋黄梨、艾草等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特色农业延链升级。

  现代农业少不了电力支撑,10月29日,国网馆陶县供电公司完成恒馆220千伏线路迁改工程施工,为馆陶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智慧农业示范区项目让道。据悉,馆陶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智慧农业示范区项目,位于柴堡镇南董固村,占地450亩,总投资1.2亿元。主要建设智能玻璃温室、智慧型全季生产日光温室等,运用智慧农业技术发展实施蔬菜精品化种植。

  “以前我们加温、浇水、通风全凭感觉,现在有了智能温室大棚就完全不一样了。”馆陶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作人员介绍,黄瓜大棚内温度、湿度等情况可以智能反馈到系统,并进行科学分析。“只要根据系统反馈,进行简单调控,就可以轻松管控大棚,我们不再‘靠天吃饭’。”

  “2020年以来,我们累计投资2.21亿元实施电网升级改造,其中,仅2023年就投入项目资金5200万元,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128.8公里,新建改造配变232台,使电网结构更完善,电力供应更充足,服务保障更到位,全力助推数字化农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电力引擎。”供电公司主管负责人车建安介绍。

  在馆陶县百谷源养殖有限公司鸡蛋加工车间,经过清洗、杀菌等9道工序,单个重量相差不超1克的鸡蛋被装入礼盒,运往国内一线城市。“这套鸡蛋清洗保洁分拣设备每天可加工鸡蛋40多万枚。公司常年订单不断,供电有保障计划今年底再上一条生产线。”该公司负责人张殿旺介绍,鸡蛋加工带动他们的客户由大型农贸市场拓展为连锁超市、电商平台、社区团购等,销售价格比农贸市场高出不少。

  馆陶县供电公司针对每个园区企业规模、供用电环境,建立“一对一”服务机制,帮助客户完善内部供电方案。近期将主题教育同中心工作相结合,惠民实践团成员以“青年宣讲轻骑兵”基层理论宣讲活动为契机,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太行之光”共产党员服务队定期上门走访,宣传安全用电知识,解决用户用电难题,及时消除用电隐患,对供电线路和设备开展特巡。

  据介绍,馆陶既是中国蛋鸡之乡,也是中国黄瓜之乡,通过打通堵点它们被纳入到一条涵盖规模种养、就地加工、产销衔接的农业循环链。被称为“‘孵化、养殖、清洁禽蛋、深加工’+生物有机肥+‘绿色有机黄瓜种植、净菜加工、食品和化妆品深加工’+‘冷链仓储、市场物流、线上线下销售’”的“禽蛋+黄瓜”全产业链。

  “我们利用凌晨用电少的时段,集中攻坚,升级改造线路,重点对末端线路进行了综合改造,将原来线径细、老化的裸铝线更换成120平方毫米的绝缘线,下户线由原来的16平方毫米更换为50毫米,改造后电压质量提高了,把机井电拉到了田间地头,汩汩清水滋养着众多高产值经济作物。”房寨供电所负责人苏俊瑞介绍说。

  据悉,馆陶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规模经营比重达75%,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506个,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4家,国家级农业专业合作社3家、省级11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1家。围绕禽蛋、黄瓜、黑小麦、晚秋黄梨等特色产业,聚焦健康功能食品研发加工、冷链仓储物流等领域,带动特色农业延链升级。(贾磊 王献敏)


网友留言(0 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