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金牛区驷马桥街道高笋塘社区“笋宝解忧团”正式成立。这支由退休法官、社区微网格员、居民骨干等组成的“法治生力军”,将通过“IP形象+专业调解+场景创新”模式,破解“老龄化+商居混杂”社区的治理难题,让法律服务真正走进院落、贴近居民。

从“一张海报”到“48人报名”:全民参与的“法治星火”
此前,高笋塘社区20个院落的单元门口、商家显眼处,张贴了以社区原创IP“笋宝”为视觉核心的招募海报,搭配“推动矛盾‘预防-调解-赋能’全链条治理”的服务愿景,迅速吸引居民关注。通过院落海报、联动社区网格员进行宣传单发放走访、线下摆点等多轮宣传,社区累计触达居民超800人次,线上线下报名达48人,其中既有退休法官等专业人士,也有擅长基层调解的“民间和事佬”。

为精准筛选骨干力量,社区组织预备成员赴崇州“微法庭”参访学习,实地观摩数字法庭调解流程,借鉴“修剪式调解法”,并结合社区特点创新提出“笋宝断案”“解忧茶桌”等本土化服务场景,将调解过程类比为“观察株型(倾听诉求)—精准修剪(普法析理)”的柔性化解机制。

“团长+3组”架构落地:法治服务“专业+温度”双驱动
在香山苑活动室举行的成立仪式上,15名正式成员通过“爱邻协商议事机制”投票选出团长1名,并分设“儿童调解组”“妇女调解组”“综合调解与支持组”。儿童组聚焦校园纠纷、亲子矛盾,妇女组主攻婚姻家庭、消费维权,综合组负责物业、邻里等复杂矛盾调解。
团队同步启动“实战成长营”6期培训计划,涵盖模拟调解、案例复盘、《民法典》解读等内容,通过技能培训提升成员专业能力。仪式现场,成员共同绘制融合“笋宝领航”与“法治星火”元素的队伍旗帜,全体签名确认,强化团队凝聚力与服务使命感。

三大服务计划发布:让法治“活”在社区每个角落
“笋宝解忧团”已制定详细服务清单,未来将重点推进三大行动:
一是“移动微法庭·解忧茶桌”进院落:在社区广场、院落中庭等设置“流动调解点”,成员携带绘有“笋宝”形象的纠纷登记表,以“拉家常”方式化解矛盾;
二是主题普法“接地气”:结合传统节日、法治宣传日等节点,开展“法律盲盒”“笋宝说典”等趣味活动,通过答题抽奖、案例情景剧普及《民法典》中赡养权、物权保护等居民关心的条款;
三是编制《调解服务手册》:计划收集整理10个典型调解案例,提炼“五步调解法”标准化流程,免费发放给居民和院落调解员,形成“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辐射效应。
IP赋能社区治理:探索基层法治服务新范式
高笋塘社区“笋宝解忧团”通过将法律专业力量与社区文化符号(“笋宝”IP)深度融合,破解传统调解“严肃生硬”的认知壁垒,构建“专业引领+居民自治”的可持续服务体系。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完善“场景建设、队伍培育、案例调解”三大目标,推动“笋宝模式”推广,实现“法治赋能、矛盾共治”,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成都贡献力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