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初启动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2025年党员脱产轮训工作以来,至今,16期的培训计划已顺利完成过半,累计覆盖两千余名党员干部。在员工素质提升中心(党校)的统筹推进下,班主任队伍各司其职——素质提升、安全培训等团队分别保障对应领域教学工作,而党员干部培训班主任团队则聚焦党员轮训全流程,以“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的执行力,将服务做到细节里,把责任扛在岗位上,为党员轮训筑牢坚实保障。
作为党员轮训的承办执行力量,该团队始终将“精准对接、高效执行”作为工作准则。每周,他们都会开展专项沟通会,小到学员手册的印刷数量、学员教材的分装顺序,大到教学师资的调整、培训环节的优化,都逐一确认、形成台账,确保“主办方需求不打折扣、培训安排不出偏差”。与此同时,团队内部的周例会更是“复盘利器”,班主任们带着培训日志逐项梳理:“第三期有2名学员反映下午易犯困,建议增加10分钟休息间隔”“赵庄现场教学路线遇到临时交通管制,下次需提前3天确认路况”……这些从实践中提炼的建议,最终都转化为优化培训流程的具体举措,以严谨态度把好培训“质量关”。
为了破解“下午课堂易犯困”的难题,团队还主动创新互动形式,把“趣味游戏”搬进了课前环节。每天下午课程开始前10分钟,他们会结合党员培训的主题特色,带领学员开展互动游戏——既有考验反应速度的抢答,也有需要协作配合的小游戏,既不占用过多学习时间,又能快速调动学员的精神状态。原本略显沉闷的午后课堂,逐渐变成了“有笑声、有互动、有思考”的活跃场景,不少学员反馈:“课前玩十分钟,下午听课更专注,知识点记得也更牢!”
若说沟通协调是培训的“传动轴”,那现场教学的服务便是温暖学员的“暖心剂”。在学员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时,他们提前化身“全能管家”:前一天确认集合地点、卫生间位置、休息区域,当天提前为学员准备矿泉水、晕车药,甚至根据天气预报提醒学员准备雨具或防晒用品;分组时,主动记下年长学员的座位,途中多次询问身体状况;有学员不小心擦伤时,“便民包”里的创可贴、碘伏能第一时间派上用场。截至第八期培训,团队已累计携带“便民包”开展现场教学32次,用“多走一步”的贴心,让学员感受到培训中的温情关怀。
课程效果好不好,学员反馈最有发言权。每期培训结束后,团队都会立即通过问卷星发布满意度调查,从课程内容、师资水平、服务质量等几个维度收集反馈,且要求在培训结束前完成数据统计与分析。数据显示,前八期培训的综合满意度均保持在90%以上。“培训不仅能学到干货,细节里的关怀更让人印象深刻!”有学员在问卷留言中这样写道,这些反馈既是对团队工作的认可,也成为他们持续改进的动力。
培训不止有严谨的课程,更有鲜活的记忆。团队还主动承担起“记录者”的角色:用手机镜头捕捉学员们在课堂上认真记笔记的专注神情、小组讨论时各抒己见的热烈氛围、现场教学中驻足聆听讲解的投入状态,甚至会抓拍学员们在课前游戏中欢笑互动的瞬间。截至目前,他们已累计拍摄培训花絮短视频700余条,会精选部分内容分享到学员群,为严肃的党员轮训增添了一份温情与活力。
从8月初的首次启航,到如今第九期培训的即将开启,党员干部培训班主任团队只是中心各支教学保障队伍的一个缩影。接下来,他们将继续与素质提升、安全培训等班主任团队并肩,带着前八期积累的经验,以更专业的服务、更饱满的热情,护航后续8期党员轮训工作,助力每一位党员在“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路上,学有所获、行有所安。
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员工素质提升中心(党校): 赵一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