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锁乡村振兴的“浙江经验”,提升茂县创业青年自身能力,10月11日至17日,共青团茂县委员会以“石榴花开浙江行,同心筑梦山海亲”为主题,组织36名活跃在农业种植、非遗文创、民宿经营等领域的创业青年、企业家及青年干部,赴浙江开展为期7天的“交往、交流、交融”活动。此次活动以“实地考察+经验分享+实操演练”为路径,系统学习浙江在新农村经济、民宿文旅、数字电商等领域的成功模式,为茂县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东部动能”。
抵达杭州后,团队率先启动特色产品展销活动,让“茂县味道”香飘钱塘。10月12日至13日,杭州运河文化广场的展销摊位前人气爆棚,茂县苹果、羌族文创、高山蜂蜜、等20余种承载羌族文化特色与乡土风味的产品整齐摆放。特色的农产品和精美的羌族文创产品吸引众多市民驻足围观、选购。“茂县的农产品品质真不错,这苹果又脆又甜,我得多买几箱!”市民的好评让参展人员备受鼓舞。此次展销不仅促进青年产品现场销售,还实现了预售订单近5万元的销售额,更有杭州农产品采购企业抛开橄榄枝愿意与茂县青年达成合作,为茂县特色产品打开东部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乡村共富经验学习是本次三交活动的重中之重。10月14日上午,团队走进嘉兴海宁盐官桃源村,深入探究“党组织引领+企业运营+农户参与”的协同发展模式。在“大桃园”组团片区,当地负责人介绍,该片区整合周边8个行政村的桃园资源,构建起集种植、分拣、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既引进了自动化分拣设备和低温冷链仓储系统,又开发了桃园研学、亲子采摘等文旅项目,让“一颗桃子”产生多重价值,带动120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超3万元。智能化的系统引发了每一位创业青年的激烈讨论,大家对实现农业现代化、数字化的必要性表示认同。同日下午,团队来到“千万工程”起源地——萧山瓜沥镇梅林村,见证了村庄从“脏乱差”到“洁齐美”的华丽蜕变。在乡村数字文化空间,成员们通过VR技术体验农耕乐趣;在创客空间,95后青年张明分享了利用短视频推广农产品、年销售额达200万元的创业经历,鲜活的案例引发大家热烈讨论,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
德清莫干山之行,聚焦民宿文旅产业升级。在莫干山镇民国风情街,20余处民国时期的老建筑经过保护性修缮,变身主题咖啡馆、文创商店、精品民宿,每一处景致都蕴含着故事,年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让“老建筑”焕发“新生机”,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收。随后走访的仙潭村,“整村运营”的民宿发展模式让人称赞——村里引进专业运营团队规划民宿集群,统一服务标准、联合拓展市场,将30余家零散的农家乐升级为高端民宿群,客房均价800元/晚仍供不应求,还吸引50余名大学生返乡创业。茂县民宿经营者在笔记本上写道:“茂县有秀美的景色、古羌文化的底蕴,要以‘文化为魂、生态为基’,打造具有茂县特色的民宿品牌。”
数字电商是本次学习焦点。在钱塘区新农人数字电商园,专业导师详细讲解直播话术、产品展示、粉丝互动等实用技巧,快速带领队员掌握了带货要领。新江村“草莓小镇”的“三四三共富模式”(三方联动、四步推进、三项保障),以电商为依托,让草莓直接从田间销往全国,大幅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共青团茂县委员会负责人表示,将搭建学习成果转化平台,推动浙江经验在茂县落地生根,助力乡村振兴事业开启新征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