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1日,固德威“源网荷储智”共建能源产消者新生态川渝聚能沙龙圆满落幕。这场汇聚行业专家、企业领袖与资深从业者的盛会,围绕川渝地区工商业光储发展现状、技术创新、项目实践与未来趋势展开深度研讨,为西南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新思路与新动能。
立足川渝“政策+市场” 双重红利
活动开篇,能源盒子高级分析师刘爽以《川渝地区工商业光储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展望》为题,勾勒出川渝光储产业的 “成长曲线”。
数据显示,川渝风光发电装机占比已从2018年的4.3%跃升至2024年底的 14.7%,2024 年光伏在新增装机中占比超50%,成为能源结构优化的核心力量。
用电需求与价差优势成为川渝光储市场的重要推手。2025年上半年,四川用电量居全国第九,增速7.74%;重庆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2%,其中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速达10.9%,工业转型升级带动用电需求攀升。
更关键的是,重庆峰谷电价差达1.0025元/度,居全国第四,远超工商业储能峰谷套利的盈亏平衡点,为光储项目提供了坚实的收益基础。
政策层面,川渝两地精准发力。四川明确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 “原则上全自发自用”,“三州一市” 项目年自发自用比例不低于 50%,并推出储能 “峰谷收益+放电补偿” 双收益机制。
重庆则通过 “百万千瓦屋顶光伏” 建设方案,提出2025年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超50%,同时对工商业储能项目按放电量给予0.3元/kWh补贴,连续三年。
双重利好下,川渝光储市场潜力持续释放。
服务为王“全链条”智慧方案
作为全场景解决方案服务商,固德威成立于2010年,于2020 年科创板上市,现有6000余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超1000人,业务覆盖 100 多个国家,累计安装容量超100GW,涵盖户用、工商业、大型地面等全场景,各类逆变器装机量领先。
固德威西南区域总监杨元飞介绍,针对川渝地区,固德威配备专业团队,销售与售后人员提供 7*12 小时本地化服务,以全系列产品、智慧平台及高效服务,为区域工商业光储市场提供从产品到运维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产品方面,拥有 “光伏+储能” 一体化方案,涵盖0.7-320kW全功率段逆变器、光电建材及智慧能源WE平台,适配工商业屋顶、光伏车棚、园区微电网等多元场景。
实践破局拆解项目“成功密码”
有了好产品,如何寻找好项目?辉腾能源董事长沈正华带来了《工商业光伏储能项目开发经验及投资收益分享》,以西南地区低日照、复杂地形的实际场景为切入点,拆解光储项目落地的“成功密码”。
他强调,项目开发需精准把控三大核心:
一是屋顶荷载评估与加固设计,针对彩钢瓦、混凝土等不同屋顶类型定制方案,避免后期渗漏与结构风险;二是设备选型适配性,如选用转换效率 22.4% 以上的 N 型组件,搭配高防护等级逆变器,提升低日照地区发电效率;三是收益模型优化,结合川渝峰谷政策,通过储能 “削峰填谷” 可使项目静态回收期缩短至4年以内。
技术赋能“源网荷储智”发展
当下,国内储能项目获利方式还是以单一的峰谷套利模式为主,占比95%以上。因此,储能收益与电价波动强相关,如何去突破这层限制?
固德威储能业务总监胡建飞重点解读了“源网荷储智” 零碳解决方案。
通过125kW/261kWh工商储户外储能一体柜,实现 “光储充” 协同调度,支持峰谷套利、需量管理、应急备电等多模式运行;依托WE平台的AI算法,可实时监测电站状态,故障响应时间缩短至1小时内,运维成本降低 30%。
在鄂尔多斯极低温光储充项目中,该方案通过光伏优先供电、储能调峰,实现负荷自消纳率提升至90%以上,为高海拔、极端气候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经验。
生态共建“零碳+产业”未来图景
“源网荷储智”以外,2025年度最火的词一定是“零碳园区”。近期国家层面及地方省市也密集出台了相关政策及补贴细则,“零碳园区”的建设如火如荼。
创维光伏川渝运营中心总经理郑重凯以《零碳园区建设经验分享》为题,描绘了光储技术与产业园区的融合路径。
他提出,零碳园区建设需分 “四步走”:2025年摸清能耗与排放现状;2026 年通过电气化改造初步降碳;2028年实现绿电自给深度脱碳;2030 年建成零碳能源供给体系。
双碳目标下制造业“新规制”
最后,重庆工商业大学双碳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唐敏解析了 “双碳” 对产业演化与制造业的影响,带来《“双碳”目标下产业烟花态势与制造业发展新规制》演讲。
唐敏教授介绍,全球136国明确碳中和目标,88%碳排放、90%GDP的地区已参与,碳中和成全球共识。数据显示,中国可再生能源2024年新增装机3.73亿千瓦,占比86%,装机总量达18.89亿千瓦,占全国56%。
同时,中国产业正处质能提升阶段,绿色化与数智化融合成趋势。新能源与AI交织亦成大国竞争焦点,2035年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将超日本全国用量,新能源成AI发展关键。
当下,制造业面临四大新规制:一是零碳工业体系下,中国 1.5万个工业园区承载 80% 工业企业,零碳园区建设成抓手,国际企业纷纷明确碳中和目标;二是零碳供应链下,碳交易机制形成,碳资产管理成企业标配;三是新型电力系统下,2025 年各省明确可再生能源消纳权重,川渝地区有具体指标,绿电交易与绿证机制关键;四是新资本市场下,ESG 信息披露强制化,成企业国际通行证。
川渝可借重庆电价差、四川光伏政策及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光储项目,打造零碳制造高地,企业需将碳规制转化为创新动力。
共识凝聚川渝光储“量质双升”
本次沙龙的举办,不仅搭建了川渝光储产业的交流平台,更凝聚了 “以光储为基、以智慧为翼” 的发展共识。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技术方案不断成熟、项目经验加速沉淀,川渝地区有望成为西南工商业光储产业的创新高地,为全国能源产消者新生态建设提供新的“川渝样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