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邻里情·温江一家亲 ——新华社区探索社区养老服务解民忧

  家住温江区柳城街道新华社区新华苑的李强(化名),今年67岁,于2000年遭遇车祸后导致脑外伤,生活不能自理,后因身体机能退化患帕金森和癫痫,20余年来都由其妻子王秀华(化名)照顾。随着国家医疗相关福利政策的推出,癫痫所致神经性疾病可申报特殊门诊,费用报销后,可大大减轻家庭每月癫痫病医药费用支出。但由于李强瘫痪、女儿距离较远,王秀华无法独自带李强前往医院做检查,一直未成功申报特殊门诊。

  今年6月,柳城街道新华社区引入成都聚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助老服务。经过新华社区的积极工作,社区民政协理员先帮助李强家庭成功申报长照险,解决日常康复护理问题,同时减轻家庭经济压力。再联动成都聚力社工孵化培育的新华社区邻友互助团志愿者,陪护李强及家人前往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完成特殊门诊检查、申报手续,并于2023年12月最终完成申报,减轻了李强家庭的经济压力。

  以上事迹,仅是柳城街道新华社区助老服务工作中的一个缩影。柳城街道新华社区一直致力于为辖区老年群体提供更优质、更便民、更人性化的助老服务,2021年被评为全国首批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近两年,新华社区优化社区治理保障资金使用方向,在巩固前期助老服务的成果基础上,联合成都聚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积极探索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打造新华社区“一老”服务品牌项目,为辖区老年群体排忧解难。

  一、家门口式服务,筑牢为老服务阵地

  新华社区充分利用社区公共空间、公共场所,营造6处共享服务驿站、惠老服务驿站,增设医药箱、一次性雨衣、雨伞等便民服务物资。依托惠老服务驿站,开展义剪、磨刀、义诊等常态化便民服务5次,服务约280余人次;开展特殊老人走访调研,摸底辖区老年群体100余人次,建立分类服务档案,摸底筛选10户特殊困难老人,开展持续性跟进服务。家门口式服务通过在社区内建立服务阵地,将服务送到老年人家门口,让他们能够在家中享受更好的生活服务。

  二、社区联盟计划,链接为老服务资源

  社区联盟计划通过建立一个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人服务网络,通过摸底辖区老年群体需求,按老年期的不同维度建立服务需求清单,通过整合各种服务资源,建立服务资源清单,以需求探索服务,以服务回应需求,让老年人在社区中享受全面、便捷的服务。新华社区通过动员辖区资源、社工挖掘周边可用资源,正逐步建立包括医疗保健、生活照料、文化娱乐、政策信息普及等方面的社区联盟,目前已纳入联盟计划商家、组织10余家,为社区老人提供信息可查询、服务可选择的助老服务平台。

  三、邻里互助服务,建设为老服务队伍

  为了让社区低龄老年人老有所为、让高龄老年人老有所养,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新华社区联动辖区老年协会,成立邻友互助团志愿服务队,以辖区200余名老协成员为基础,招募低龄、健康老人,为辖区高龄、困难老人提供助老服务。通过筑老能力培育等,提升互助团低龄老年志愿者服务能力,为每月一次的银发伴友团帮扶服务赋能增效。通过邻友互助服务,发掘社区困难老人需求3个,社工通过链接资源,解决需求1个,回应需求2个。以邻友互助团为触手,延伸社区助老服务,让服务更深入、更全面。


网友留言(0 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