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的高层办公室里,欧阳奕律师的案头堆叠着泛黄的案卷。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在"广东省律师典型案例"的烫金证书上,折射出这位刑辩律师非同寻常的执业轨迹——七起无罪辩护案件,两次入选司法部案例库,两度获选省律协当年年度十大案例。
荆棘王冠:中国式无罪辩护的突围
当同行们还在探讨"中国式无罪判决率不足千分之八"的执业困境时,欧阳奕已用三十年时间在司法迷宫中趟出三条突围路径:在刑民交叉领域拆解法律关系的"手术刀式辩护"、在专业领域构建证据壁垒的"技术流防御",以及在司法改革浪潮中寻找制度突破口的"系统性辩护"。
"执着是刑辩律师的必备基因。"这位中山大学法律系毕业的资深律师,举手投足间仍带着书卷气。从1994年执业至今,他亲历了"谈无罪色变"到"少捕慎诉"的司法理念嬗变,也见证了从"公安做饭、检察院端饭、法院吃饭"到"以审判为中心"的制度改革。
七场战役:在证据废墟中重建真相
战役一:8400万合同诈骗案——穿透"保理外衣"的生死时速
2017年的上海,一场涉及保理融资的商战正在上演。A公司因8400万还款危机陷入刑事指控,股东林某某被羁押。欧阳奕接手时,卷宗里满是"虚构贸易背景""非法占有目的"等指控。
"保理业务的核心是应收账款转让,但本案实为借贷关系。"法庭上,欧阳奕抛出关键论点。他带领团队往返沪穗18次,通过提供可供抵押的足额资产进行担保的方式证明企业始终具备履约能力,用协商记录佐证无诈骗故意,更用民事调解书揭示案件本质。当检察官最终采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意见时,这起可能改写数家企业命运的案件,在刑事立案37天后以“不予批捕”揭幕,不久后又以一纸不起诉决定戛然而止。
此役让欧阳奕深刻认识到:"专业壁垒既是障碍,也是突破口。吃透行业本质,才能瓦解构罪逻辑。"
战役二:37万关税走私案——在认罪认罚中寻找出罪空间
2019年,G公司因进口货物低报价格卷入走私风波。面对37万偷逃税款指控,欧阳奕选择"以柔克刚"。他指导当事人主动投案自首,补缴关税及违法所得148万,认罪认罚。"当合规整改遇上认罪认罚从宽,司法温度就能融化坚冰。"检察机关的不起诉决定,印证了他对司法政策的精准把握。
这个案例成为中小企业危机处理的范本:在涉企案件中,积极补救比对抗更能获得司法宽容。欧阳奕常说:"辩护不是钻法律空子,而是搭建情、理、法的平衡之桥。"
战役三:13年刑期诈骗案——在民间借贷迷雾中正本清源
2015年,徐某背负"诈骗1200万"的罪名面临十三年刑期。翻阅泛黄的借条,欧阳奕发现真相藏在时光褶皱里:1996-2002年间,实际借款人陆续偿还460万,已超原始本金。"民间借贷纠纷绝不能轻易入罪!"二审法庭上,他逐帧还原二十年资金往来,击破"非法占有"指控,更揭示2%月息背后的高利贷本质。当法槌最终宣告无罪时,这个被民事执行拖入刑事漩涡、身陷囹圄达21个月、一审被判十三年的普通妇女,终于笑着走出了看守所。
此案推动欧阳奕形成独特辩护哲学:"穿透刑民界限,用民事思维解构刑事指控。很多时候,真相就藏在被忽略的日常交易里。"
战役四:职务侵占案——在合作纠纷中切割刑民边界
2014年的深圳,企业家陈某因480万业务款纠纷被控职务侵占。面对"用刑事手段解决民事纠纷"的司法痼疾,欧阳奕选择正面突围。他调取十余年合作账目,证明涉案款项本就存在结算争议;用办公场地相邻的事实,反驳"携款潜逃"指控;更通过股东合作协议,解构"单位财物"的认定基础,此外,举出还款协议及已部分偿还欠款的证据,更是一步到位地将案件的刑民交叉点推到了聚光灯下。当两级法院接连宣告无罪,这个曾被视作"以刑逼民"典型的案件,最终划清了刑民案件的楚河汉界。
"每场无罪辩护都是对公权力的校准。"欧阳奕感慨。该案胜诉后,他多次在律协研讨会上强调:"辩护律师应是法治环境的'质检员',既要防止权力越界,也要守护商业创新。"
战役五:非法持枪案——时光倒流中的法律攻防
2024年3月,在广州增城某镇区惊现六支制式枪支,引起了高度增城公安高度警觉和关注,然而枪支所有人之一陈某某却最终在审查起诉阶段被增城检方宣告无罪,殊不知时间才是本案逆转的关键。面对警方"持有即犯罪"的指控,欧阳奕团队通过从案卷材料中抽丝剥茧,最终还原了陈某某十年前便要求同案人处理枪支的案件事实,证明其不具有持有枪支的主观故意且该状态已持续超过十年。"追诉时效不应成为沉睡权利的唤醒者。"这句精辟论述,让存疑不起诉决定书成为中国刑事追诉制度适用的又一标杆案例。该案精准运用《刑法》第八十七条,在时效届满与主观故意双重维度完成无罪论证。
战役六:红通令跨国逆转——5000万刑民僵局的破冰之旅
2021年阿联酋某监狱的铁窗之内,苏某颤抖着听完欧阳奕通过家属亲情通话所转达的分析意见,随即被敲定了委托并嘱托家属全力配合。与此同时,欧阳奕团队已同步启动全方位的证据收集动作,对分别位于国内、阿联酋和非洲的证据进行了地毯式的搜索和排查。面对国际刑警红色通缉令,团队构建"三位一体"跨国辩护模式:通过驻迪拜领事馆认证还款凭证、调取非洲项目的现场视频录像、解析中阿刑事司法协助条约。当东莞警方收到标注有清晰时间线的《案件大事记》并附以数百页的证明材料时,所谓"诈骗"的民间借贷本质随即浮现,终以"不构成犯罪"而撤案,得知该结果的苏某哽咽着对欧阳奕说:“感谢你的再造之恩”。
战役七:大理石走私案——破局多被告人困阵
2019年"奋进06"专项行动中,欧阳奕团队受托为6名自然人及6家单位辩护。面对24名同案人、跨三省证据链,团队创新"量刑矩阵分析法",将涉案金额、岗位层级、获利情况转化为可视化数据模型。通过精准切割主从犯责任,最终实现1人不起诉、4人缓刑的阶梯式辩护成果。
方法论革新:刑辩技术的不断迭代
"诉讼的生命在于证据"是欧阳奕一贯践行的准则,同时也促使他对自身及团队的刑辩专业能力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从"法条检索式辩护"到"案例大数据分析",再到如今的"全要素证据穿透",他的方法论革新始终与中国司法信息化进程同频共振。此外,欧阳奕及团队不断总结归纳的证据资格筛除、证明力分级、证明体系解构等质证手段均经过大量的案件实践检验,在各类刑事案件中屡试不爽。
抽丝剥茧:刑辩律师的信念所在
作为刑辩律师,常常要面对海量的卷宗材料,单单是对证据进行梳理分析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欧阳奕引领的刑辩团队从不马虎。对此,欧阳奕淡淡一笑:"不放过任何一项证据,是刑辩律师的职责所在,只有对每一份证据抽丝剥茧并条分缕析,才能最大程度为当事人争取最有利的结果。”而团队里师从欧阳奕的各位"欧阳门徒"也一直坚守着同样的信念,在欧阳奕的言传身教中均养成了良好注重细节办案习惯,以实际行动守护着法律应有的温度。
站在周大福金融中心34层的落地窗前,欧阳奕望向珠江新城璀璨的灯火。在他身后,两份无罪判决书和四份不起诉决定书在玻璃展柜中静静陈列,如同四座法治进程的里程碑。这位自称"法律工匠"的破局者,仍在证据的迷宫中寻找着下一个突破口——因为每个未决案件背后,都可能藏着一个等待救赎的人生。
欧阳奕,律师,中山大学本科,广东恒益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广州市第十届律师协会理事,广东省第十一届律师协会经济犯罪辩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澳门调解协会副会长,执业以来,专注于高端刑事辩护、民商事经济诉讼与仲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