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2025年成都高新区社会工作宣传主题活动在交子公园举办。本次活动以“志愿微光 社工力量 点亮高新温度”为主题,旨在激发社会工作活力,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现场丰富的活动,吸引众多居民朋友参与其中。
发布一月一主题活动清单 倡导居民参与基层治理
“河”你一起“趣”岸边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书菜”计划的奇妙之旅志愿服务活动……活动现场发布了2025年“幸福高新 志愿先行”一月一主题活动清单、“幸福十二时辰”志愿服务项目清单。从3月到12月,成都高新区每个月都结合重要节日、节点精心策划主题,内容涵盖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学习、健康咨询、垃圾分类、助老助残、节能减排等多个方面,活动形式丰富,参与性强,将给居民带来新鲜体验,让社会工作既有意义又有趣味。
活动中,社工与志愿者代表联合发起“专业力量·志愿同行”倡议,号召居民一起通过微公益、微服务参与基层治理,凝聚社会力量、传递城市温度。
展示交流互动体验 感受专业社会工作魅力
活动现场设置了展示互动区、成果展示区及志愿服务互动体验区,三个区域各有特色,现场观众积极参与其中。
在展示互动区,大家沉浸式感受到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独特魅力。在青少年社工的指导下,居民通过心理沙盘游戏、“情绪图谱”体验,学习到心理调适技巧;借助仿真毒品模型,禁毒社工向居民深度解析新型毒品伪装套路;调解中心普法专员则以“套路贷陷阱”“薪资劳动纠纷”等案例解读《民法典》;志愿者和残障人士共同创作的手工艺品义卖,不仅能帮助残障群体增加收入,也传播一份份爱心和正能量。
在成果展示区,20余个优秀社工服务项目立体化展示了成都高新区社会工作者发挥专业力量,助力基层治理、企业发展、民生服务等多个社会工作领域的实践经验和成果。“老社青治”“楼宇治立方”“向阳逐光”……一个个项目生动地展现了成都高新区优秀社工扎根基层、服务民生的动人故事。
在志愿服务互动体验区,来自成都高新区的多支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了急救知识科普和现场演示学习、牙科义诊、非遗面塑以及剪纸艺术体验,将健康知识、传统文化与公益服务深度融合,传递“公益+文化”的融合理念。
构建“专业社工+志愿服务”体系 助力基层民生保障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建成覆盖全域的社工服务网络,建立“需求-资源-服务”三张清单动态管理机制,探索“专业社工带领志愿者、志愿者协助专业社工”的融合服务模式,精准对接民生需求。并且,以“社工+志愿者”双轨驱动,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数 说
通过设计多种场景、链接各方资源、充分利用阵地,培育社会组织300余家、动员爱心企业800余家和志愿者超3万余名,累计帮扶困境家庭1.3万户,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深化“1+8+N”志愿服务体系,链接专业社工力量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目前全区实名注册志愿者达21.37万人,年均开展“我们的节日”“四关爱”等活动3500余场。
聚焦“一老一小”等各类群体,打造“幸福十二时辰”“音爱而声”等64个特色品牌,推出普惠性、特惠性项目235个。
下一步,成都高新区将持续聚焦基层治理创新与民生服务精准触达,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培育专业人才、创新服务模式,全域协同推动“社工引领志愿、志愿反哺社区”服务与基层治理、民生保障深度融合,持续推动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向专业化、品牌化、智慧化迈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