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光明/文
在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时代,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它不仅改变了艺术设计的工具和流程,也在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解这一现象,我们深入采访了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高占盈教授,来谈谈AI如何影响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华南理工大学是位于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广东广州的双一流大学,学校一直重视产教研结合和科研成果转化,多年来成果一直名列全国前几位,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也一直紧跟潮流,与很多重要的高科技企业都有较为深入到的合作,为很多知名企业提供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在中国设计教育领域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教授长期从事艺术教育与设计研究,深刻关注AI时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变迁和挑战,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应用和未来发展。
本文将通过专访高占盈教授,深入探讨AI时代下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方向的思考和发展路径。
记者:高教授请问作为一位艺术设计学院的领导和资深的艺术设计教育家,您如何看待当前AI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
我从1994年读大学至2004年作为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第一批创建教师和现在的管理者和研究者,亲身经历了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迅速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我的身份也随着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从学生转变为教师和管理者,在此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现在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临着重重机遇和挑战。首先,AI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疑对艺术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看来,AI不仅是工具,它本身也是一种新的艺术语言和创作方式。它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创作路径,并能加速艺术创作的迭代。AI让我们重新审视了艺术的边界,使得创作过程变得更加开放和多元。在艺术教育领域,AI技术使得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探索创意,突破了传统材料和技法的局限。然而,这种影响也提出了挑战——我们需要在课程中整合新的技术,同时确保学生依然能够保持艺术创作中的人文关怀与独立思考。
记者:目前AI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您认为AI能否真正替代人类艺术家?
AI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无疑非常有前景,尤其在视觉艺术、音乐创作等领域。但我认为,AI不能完全替代人类艺术家。艺术不仅仅是技巧的表现,更是情感的表达和文化的传递。虽然AI能够生成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它却缺乏人类的情感、个人经验和社会背景等维度,这些恰恰是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AI可以作为创作的辅助工具,激发灵感,但它不能取代艺术家自身的创造性和思想深度。
记者:AI生成的艺术作品与传统艺术创作之间,您认为它们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AI生成的艺术作品和传统艺术创作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创作的源泉和过程。传统艺术创作通常是艺术家基于个人经验、情感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反思,通过手工技巧、实验和直觉的方式完成。而AI艺术则更多依赖于算法和数据,它的创作过程是基于对大量既有数据的分析与重组,创作往往是基于模式的生成。尽管AI能够在视觉效果上表现得非常优秀,但它缺乏人类艺术家在创作中融入的情感、思想和文化背后的深度。因此,AI作品往往在“灵魂”层面与人类艺术创作存在差距。
记者:AI的参与是否会改变艺术创作的原本定义和价值?
AI的介入确实会改变艺术创作的某些定义和价值。传统上,我们把艺术创作视为一种表达情感、思想和个体经验的行为,艺术作品的价值也常常与创作者的身份、背景以及创作的过程密切相关。然而,随着AI的参与,创作过程的“人性”特质可能会受到挑战。例如,艺术的原创性、手工技巧和创作者的独立性等传统价值观,可能需要重新审视。在某些情况下,AI创作的艺术作品可能更多被看作是一种新的“形式”或“流派”,而非单纯的人类创作。然而,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艺术的核心价值仍然是表达与沟通,AI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作为一种创新工具,而不至于完全改变艺术的本质。
记者:随着AI技术的发展,您认为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设置需要如何调整?
随着AI技术的发展,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设置确实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AI技术的基础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AI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其次,艺术设计课程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鼓励学生将艺术创作与技术工具相结合,探索新的创作形式。此外,AI的伦理问题也应该纳入课程内容,帮助学生理解AI在艺术创作中的潜力与挑战,包括版权、原创性和道德责任等问题。最后,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在AI的帮助下保持个人独特的创作风格,避免依赖技术而丧失创作的独立性和艺术性。
记者:在AI辅助设计的过程中,如何确保学生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创作风格?
AI辅助设计确实能够提高创作效率,但它也可能让学生过于依赖技术,忽视了自身的独立思考与创作风格。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原创性和个性化表达,鼓励他们将AI作为工具而非创作的主导力量。在课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项目,引导学生通过手工绘制、实验和自主思考来构建自己的创作方向。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反思AI创作的过程,引导他们思考AI在创作中扮演的角色,并如何保持人类艺术创作中的独特性与深度。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在技术和创意之间找到平衡,让AI成为激发创意的工具,而不是替代创作者的存在。
记者:艺术设计与AI技术的结合需要跨学科的知识融合,您认为这种融合的最大挑战在哪里?
艺术设计与AI技术的结合确实需要跨学科的知识融合,最大挑战在于如何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使艺术家和技术专家能够有效合作。艺术和技术在思维方式上存在很大差异,艺术家更关注创意和情感的表达,而技术人员则强调逻辑性和精确性。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可能会导致沟通上的困难。此外,艺术院校传统上更注重艺术技能的培养,如何在现有教育体系中引入技术、数据科学和AI算法等跨学科知识,同时又不削弱艺术创作的独立性与深度,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需要设计跨学科的课程,鼓励艺术和技术背景的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同时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使他们能够同时理解艺术创作和技术实现的两种逻辑。
记者:AI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可能引发一些伦理争议,如版权问题、原创性问题等。作为艺术教育的领航者,您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AI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确实带来了一些伦理争议,尤其是在版权、原创性和道德责任等方面。首先,关于版权问题,AI生成的作品归属权问题仍不明确。传统上,版权是赋予创作者个人的,但AI创作的艺术作品却没有明确的“创作者”身份。这需要法律界和学术界深入探讨,确立适应AI时代的版权规则。其次,原创性问题也是一个大讨论点。AI通过学习已有的数据生成作品,这引发了是否还能称之为“原创”的问题。我认为,AI生成的作品更多的是“基于”已有作品的再创作,而非全然独立的原创艺术,因此原创性在这里变得相对模糊。作为艺术教育的领航者,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还要帮助他们理解AI带来的伦理挑战,确保他们能够在创作时尊重原创和版权,同时意识到自己的创作对社会的责任。
记者:您怎么看待AI与艺术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未来十年,AI在艺术教育领域可能带来哪些重大变化?
未来十年,AI将在艺术教育领域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首先,AI技术可能会使艺术教育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通过AI辅助的教学平台,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兴趣和能力定制学习内容,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体验。此外,AI的普及将推动更多跨学科的融合,学生不仅学习传统的艺术创作技巧,还将学习如何与新技术结合,例如使用AI生成的设计工具、编程艺术等。随着技术的发展,AI也将能自动化许多创作过程,使得艺术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而不只是技术操作。最终,AI还可能成为艺术评估的一部分,基于大数据和算法的分析,提供更客观的评价体系。但同时,人工智能无法代替的是艺术创作的灵感和情感层面的深度,因此,艺术教育的核心依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人文关怀。AI将在教育过程中作为工具,而非主导。
记者: 作为国内双一流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的领导,也是资深的教育家,您有什么想对正在学习或即将进入艺术设计领域的学生们说的?
对于正在学习或即将进入艺术领域的学生们,我有几点想法与他们分享。首先,艺术不仅仅是关于技巧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培养独立的思想和创作能力。在这个信息和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艺术家应当具备跨学科的思维,了解新技术,并学会如何利用这些工具去扩展自己的创作边界。同时,要保持对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的敏感,创作不仅是个人表达,更是与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对话。其次,未来已来,勇于挑战。不要惧怕AI这样的新技术,应该把它作为一种创新工具去探索新的创作方式,但始终要保持自己的艺术追求和个人特色。最重要的是,无论技术如何变化,艺术的核心永远是创造力、想象力和情感的传达,所以请保持对艺术的热情和探索精神,勇于创新,不断挑战自我。
通过本次访谈,我们可以看到AI技术在艺术教育中的巨大潜力和挑战。高教授强调,尽管AI将带来新的创作工具和教学模式,但它永远无法替代人类艺术家的独特创造力和情感表达。在未来,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也将与时俱进,强化学科优势,充分利用华南理工大学以工见长的学科优势,在教学理念上将更加强调跨学科的融合和技术与人文的平衡。我们期待,AI与艺术教育的结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更多的探索机会。
(高占盈博士,教授,1977生于陕西西安。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史论与艺术实践,现为华南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設計學院副院長,美術館館長,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美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