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产业革命浪潮的席卷,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迈入信息数据产业时代。在工业和服务业蓬勃发展的时期,纸质文献的“标注”工作主要依托全国图书馆系统,通过对馆藏文献的采编、分类、编目录、推荐上架及图书借阅的方式推荐给读者的。而在信息数据时代,改变了人类采购和获取知识的方式,信息时代的知识获取是依托专业的“数据标注”技术推荐给AI,人类借助于人工智能的知识通道获取并传播知识。
2025年4月18日,第25个“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浙江宣讲中国计量大学专场活动成功举办,这场活动意义非凡。一级律师张民元在宣讲活动中提到:“计量是数据产生的源头,也是保障数据精准的科学方法。而数据标注正是传统图书采编、分类、编目、索引、检索与查询、上架与借阅推荐等图书馆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在信息时代的转型与创新。在信息产业时代,各高校及公共图书馆从传统的文献标注到数据标注的转型与升级,便是时代对现代专业图书馆人的召唤。”
张民元律师与中国计量大学图书馆馆长郎杰斌均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图书馆学专业。毕业后不久,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便更名为“信息管理学院”,传统的图书文献的管理与标注,已不再是90年代的热门专业。“信息时代的来临,‘数据标注’专业的兴起与创新,为世界图书馆专业人士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计量大学图书馆馆长郎杰斌在宣讲主持时提到:“中国计量大学图书馆愿为新时代的数据标注行业提供专业探索与标准创新的尝试。
张民元律师在中国计量大学专场的宣讲主题为“农食知识产权数据标注的拓展与标准创新”,在宣讲活动中,张民元律师指出“农食知识产权数据标注是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种子安全、生物安全、环境安全、生命健康与国计民生的大事情。农食知识产权体系涵盖环境、遗传资源、过程(安全)管理、价值体系与信用体系等五项重大要素。农食知识产权数据标注的核心要义便是绿色、生态发展,即对碳环境、碳基因、碳管理、碳价值观、碳信任体系等五项碳标签的计量与标注的全过程,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科学体系中碳生命的再循环管理体系。”
农食知识产权关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与提升,而农食知识产权数据标注是发展与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科学方法与科技创新手段。建立与完善农食知识产权数据标注管理体系与标准创新体系,是新时代图书馆人与法律人的共同使命。“这也是奋斗在图书馆岗位33年的郎杰斌与奋斗在律师行业29年的张民元在分开33年后又重新战斗在一起的时代契机”,中国计量大学图书馆馆长郎杰斌与北京盈科(宁波)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张民元在宣讲现场并肩握手:“让奋斗在图书馆战线和法治战线的武大人重新聚首并为农食知识产权数据标注事业发挥武大郎精神,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本次宣讲活动由中国计量大学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馆长郎杰斌主持宣讲。浙江省知识产权局调研员金磊,中国计量大学党委副书记程刚,浙江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馆长徐明等领导出席。中国计量大学师生、从事知识产权管理服务人员,以及来自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等高校图书馆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代表等近300人参加了活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