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研发与产业化脱节”的难题,汇聚行业优质资源,推动高水平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2025年11月26日,“创投智库院所行——走进成都岷山生物医用材料技术研究院暨生物材料领域成果转化项目专场对接”活动圆满举办。本次活动汇聚生物材料领域项目、资本与专家资源,为推动高水平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有效对接、加速生物材料领域创新突破和产业生态集聚搭建了重要平台。

此次活动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指导,成都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成都天使投资协会、成都岷山生物医用材料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成都市民政局、成都市慈善总会支持,吸引了来自行业主管部门、创新平台、创新企业以及川创投、川发展弘科、省中试公司、成都高投、国生科服、允治资本、创钰投资等机构的2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生物材料领域的前沿趋势与投资机遇。
平台推介·势起岷山
成都岷山生物医用材料技术研究院是成都高新区“岷山行动”计划支持下设立的新型研发机构,由四川大学张兴栋院士、王云兵院长领衔,依托我国首个国家级生物医学材料研发机构——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聚焦重组胶原蛋白、可降解植入材料、心血管器械等前沿方向,构建起“技术开发—中试—产业化”一体化研发与转化平台。研究院不仅致力于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更以“推动医工融合与成果转化”为使命,针对临床急需的医疗器械产品开展产学研医联合攻关,力争在5年内聚集行业领军人才20人、团队规模达110人,取得自主知识产权60项、转化创新成果30项,孵化初创企业5家,最终建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生物材料技术创新空间。
主题分享·深析浪潮
在主题分享环节,国家生物材料中心主任、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岷山研究院院长王云兵围绕“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展开深入解读。

他指出,医疗器械作为大健康核心板块,国外产值已超药物,我国虽起步较晚,但潜力巨大。国家生物材料中心牵头标准制定,搭建产学研转化体系,在心血管领域突破可吸收支架、全降解先心病治疗器械等原创技术,获国际认可。针对科研转化、区域发展不均等痛点,他表示,生物材料与人工智能融合等新方向正破局。未来,岷山研究院将持续推动成果落地,助力中国生物医用材料从“跟跑”向“领跑”跨越。
项目破茧·资本赋能
在项目融资对接环节,三家来自生物材料领域的优质项目依次路演,项目负责人详细介绍了项目技术优势、市场前景、融资需求等核心信息。投资机构代表就技术壁垒、临床路径、市场布局等问题与项目代表展开交流深入。

成都锦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锦谱生物的主要业务为体外诊断试剂:该项目基于依托自主研发的光谱分析平台,结合生物纳米材料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以高准度、低成本优势,突破重大疾病的早期检测技术瓶颈,为恶性肿瘤、糖尿病、妇幼健康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复杂性疾病的早期筛查、辅助诊断、复发监测、用药指导提供快速、可靠的普惠型解决方案。

成都朗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本项目依托成都岷山创智生物材料研究院及王云兵教授团队成果,聚焦心脑外周血管介入诊疗领域,瞄准精准医疗等前沿赛道,对标国际研发多项高科技医疗器械。已开发智能识别血栓、血管介入导管超滑和抗凝血、高效率血栓机械清除、高精密血管内旋切碎栓等系列技术及产品,首批外周血栓清除产品进入型式检测、临床试验等流程,预计2-3年上市,后续产品正试制中。

成都岷山创智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心力衰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住院率的心血管疾病,但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团队创新研发出国际领先的微创介入心衰治疗活性水凝胶及器械系统,实现了从开胸到微创、惰性到活性的突破,解决了国外已上市产品递送难、性能差和再生弱等难题。
生态共建·聚势未来
此次活动的举办,既是生物材料领域优质资源的一次集中联动,更是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重要实践。未来,各方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合作,完善科创服务链条,为生物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成都打造生物材料及器械全创新链、产业链的人才高地与产业集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