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下暴雨了!”6月23日,凌晨的电话打破了中建七局西南公司绵阳九华府项目部的宁静,项目防汛值班员袁琳着急的声音混合着雨声一起冲进项目党支部书记、执行经理曾义刚的耳朵,他立刻反应过来——现场刚刚完成精装修的墙面、地板及定制家具最怕雨水侵袭!
“所有人,赶快集合!”曾义刚果断发出行动指令,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共计200余人迅速集结。大家顾不上穿雨衣、戴雨帽,拿起手电筒就冲进雨幕。雨水如注,很快打湿了衣背,却没有人迟疑。手电筒的光柱在雨夜中晃动,照亮了彼此模糊的脸庞。
争分夺秒从宿舍区飞奔到施工现场,所有人按照分工快速行动,分楼栋、分楼层排查门窗,确保每一扇窗都关紧,每一道门都封严。整整一个多小时,大家穿梭于楼栋之间,身上的汗水与雨水相互交织却无暇顾及,只想确保所有精装房间都安然无恙。
楼上排查的人还没完全松气,楼下巡查的项目安全总监梁胜却发现了新的紧急情况:由于临近的公园施工,项目地下室处于低洼地带,雨水正在倒灌,部分出入口已经出现积水。“所有安监人员立即到车库三号出口垒防汛沙袋!”新的战斗紧接着打响。
雨幕下,项目安全管理人员迅速装填沙袋、搬运垒堤,腾出手来的其他管理人员和工人们自发加入,齐心协力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洪墙”。
看着终于安全了的精装区域和地下室,大家脸上泛起了微笑。去年刚毕业的安全员李研杰扯扯湿得贴在身上的衣服,感慨道:“现在,我也能理解什么叫‘风雨同舟’和‘责任担当’了。”
六月的雨刚刚过去,七月的热浪已经拍了过来。项目施工进入尾声,可建筑废料、破碎建材和废弃包装材料却在工地多个角落堆积如山,如同画卷上的墨渍。
九华府项目垃圾处理并非易事,因为项目体量大、精装面积广、施工节奏快导致垃圾多,堆积无可避免。但人手有限,可让项目上犯了难。“我们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曾义刚跟同事们说。“那就我们自己来,今晚就干!”百余名管理人员主动请缨,组建“垃圾清理突击队”,吹响了环境整治的号角。
“突击队”里不仅有项目部干部员工,还有从各地前来支援施工冲刺工作的16名项目经理。“只要项目需要,我们随时可以上‘战场’。”他们这么说着,毫不犹豫地化身“清洁工”,利用施工停歇的晚间,进行垃圾大清扫。
平日与图纸、数据打交道的项目技术质量部经理叶建伟,抡起铁锹铲起垃圾时一点也不含糊,每一铲都卯足了劲。他手上动作不停,侧头叮嘱同事:“建材垃圾运到门外后,要监督好专业队伍做分类处理。”
与此同时,伴着铁锹凿击声与多辆斗车在探照灯下拉出的长影,项目生产经理张敏驾驶拖拉机往返50余趟,后背被汗水浸出盐霜。“比挖基坑还累,但想到业主走在干净小区里的样子,值了!”
深夜12点,当最后一车垃圾运往统一装载区,场地焕然一新。这场历时5.5小时的突击行动,共清运垃圾10余吨,工地上的“墨渍”被擦去,显露出高端人才住宅群特有的虹光。张敏瘫坐在地上,却笑着拍照发朋友圈:今日成就——把“废墟”调成“治愈系”。
绵阳九华府项目是绵阳市为科研人才打造的高端居住建筑群,是切实落实绵阳市委、市政府“人才兴市”战略要求的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体量大、品质要求高,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不仅在每一项关乎建设水平的“大事”上全力以赴,将项目打造为绵阳市第四代住宅新样板,更在每一件关于居住体验的“小事”上精益求精,将项目雕琢成高端人才的理想栖居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9月,项目顺利交付,所有风雨中的坚守、烈日下的拼搏,都化作了优质履约的注脚,刻印出“使命必达”的初心。(魏会敏、陈鹃、于磊、任雪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