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缕秋风掠过成都双流的街巷,银杏叶便循着季节的脚步,慢慢褪去翠绿,染上层层金黄。阳光穿过枝叶的缝隙,在路面投下细碎的光影,踩在铺满落叶的步道上,“沙沙” 声里全是初冬的温柔絮语 —— 这是双流区 “落叶缓扫” 模式开启后,街头巷尾最动人的日常。

为了把这份初冬限定的美好留住,双流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的“落叶缓扫”模式满是细腻。和过去把落叶一扫而空的方式不同,“落叶缓扫” 从不是对街道的 “放任”,而是不赶尽每一片落叶,也不纵容半点杂物:机械作业守着主路,确保通行的干净顺畅;景观步道上,环卫工人每天弯着腰捡走塑料袋、烟蒂这些垃圾,只让金黄的叶子自然铺着,既不堆得太厚影响走路,也不扫得太净少了韵味。


“来,看镜头,三二一,茄子!”“快看,快看,起风了,叶子都飘起来了!”人民路的步道上,这样的画面每天都在上演:年轻姑娘举着手机,等一阵风来拍落叶纷飞的视频;爷爷奶奶牵着孙辈的手,指着地上的叶子说 “这是冬天给我们寄的明信片”;摄影爱好者架着相机,生怕错过阳光落在叶堆上的瞬间。“每年都盼着双流的落叶季,能这样沉浸式接住初冬的浪漫,心里特别暖。” 带着家人来打卡的市民李女士蹲下来,帮孩子把一片银杏叶夹进笔记本,眼里满是笑意。
现场的环卫工人张姐,每天都在和这些落叶 “打交道”。“看到叶子堆得快没过脚了,就轻轻拢到路边,既不弄乱这满路的金黄,也得让大家走得稳当。” 她擦了擦手,看着不远处追着落叶跑的孩子,嘴角也弯了起来,“好多人跟我们说‘谢谢你们留着叶子’,其实我们就是想让大家多看看这份美好。”

一片落叶,不仅是季节的信物,更是城市管理的温度注脚。“落叶缓扫”不仅让“留住秋天”成为市民年年可盼的约定,更凸显了城市管理决策的人文关怀,折射出城市管理的温度,让季节的浪漫与民生的温度,扎根在城市的每一条街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