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顶部自带醒目提醒,可以自由设置支持HTML!【本提示可以后台关闭】
    0

    青春“星海”照亮健康乡土:南昌大学“心理+医疗”志愿服务扎根基层

    2025.07.16 | 编辑 | 7次围观 山城日报网

      (通讯员:潘馨蓉 邓立铭 张舜尧 陈恰恰 吴荣寿)当七月流火将铜鼓县的青山染成浓墨重彩的丹青,巍峨峰峦在骄阳下舒展着苍翠的筋骨,这片浸润着红色血脉的热土,迎来了一群青春洋溢的追梦人。6月23日至29日,南昌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愈见星海”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怀着满腔热忱,奔赴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开启了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之旅。从红色革命圣地到乡村校园,从敬老院到特殊儿童康复中心,这支队伍以专业为笔、以热忱为墨,在铜鼓大地上书写了一幅有温度、有深度的青春画卷。

      医者仁心昭日月 青春誓言映山河

      6月23日上午,南昌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愈见星海”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举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出征仪式。指导老师吴荣寿医生结合多年基层医疗经历,以“扎根乡村、服务群众”为主题,向队员们分享了下乡义诊的感人故事。“在乡村,群众需要的不仅是医术,还有倾听和理解。”他叮嘱队员们,要用耐心和同理心架起医患沟通的桥梁。实践队队员代表庄严宣誓:“我们将以医者仁心为指引,把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群众的能力!”在激昂的宣誓声中,10名队员接过队旗,踏上征程。

      (图为南昌大学“愈见星海”团队出征仪式宣誓现场。 陈恰恰 供图)

      红色印记刻心间 革命精神永传承

      6月24日,蝉鸣裹挟着盛夏的炽热,实践队踏入铜鼓县红色教育基地。秋收起义纪念馆的青砖黛瓦,湘鄂赣革命烈士陵园的松柏苍翠,无声诉说着往昔的烽火岁月。

      在讲解员的引领下,队员们的目光掠过锈迹斑斑的枪械、字迹模糊的家书,泛黄照片里战士坚毅的面容,仿佛穿透时光迷雾。斑驳的文物静默伫立,却似一个个历史的讲述者,将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在众人眼前徐徐铺展。“铜鼓是秋收起义的策源地之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流淌着红色基因。” 队员们轻抚展柜玻璃,语气里满是崇敬与感慨。

      烈士纪念碑巍然矗立,如同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全体队员神色肃穆,在碑前垂首默哀,清风拂过,带起衣角轻扬,似是先烈英魂的低语。洁白的鲜花敬献于碑下,寄托着后辈深切的追思。

      心灵护航进学堂 润物无声助成长

      6月25日,实践队来到铜鼓县第二中学,开展考前焦虑科普与心理健康调研。队员们通过情景模拟、互动游戏等形式,向中学生讲解“478呼吸法”“肌肉放松训练”等实用技巧。“原来深呼吸真的能缓解紧张!”一名学生在体验后兴奋地说。

    (图为实践队队员进行心理健康科普讲座。 陈恰恰 供图)

      活动现场,队员们还采访了多位老师与同学,并针对当地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展开问卷调查。数据显示,超6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考前焦虑,主要源于“自我期望过高”和“害怕辜负他人期待”。该校校长高度评价:“这样的科普既‘接地气’又有实效,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敬老扶弱送温情 医者仁心暖桑榆

      6月26日,骄阳炙烤着大地,南昌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愈见星海”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的脚步,踏入了永宁镇敬老院。在这里,他们为全院41位老人,送上了夏日里的一份清凉与关怀。

      敬老院的大厅里,队员们迅速行动,搭起临时“健康驿站”。听诊器、血压计、血糖仪依次排开,一场充满温度的健康服务就此展开。队员们两两配合,或是轻挽老人衣袖,为他们测量血压、血糖;或是握着老人布满老茧的手,仔细询问病史,认真记录,为每位老人建立专属健康档案。吴荣寿医生穿梭在老人之间,针对每位老人的慢性病史,耐心叮嘱,字字句句,都饱含着关切:“老人家,咸菜得少吃,每天晒晒太阳散散步,对身体好!”队员们握着老人的手轻声嘱咐的模样,恰似晚辈对长辈的贴心关怀。

      义诊结束后,温情仍在延续。队员们围坐在老人身旁,听他们讲述过往的故事,时而欢笑,时而感叹;一瓶瓶牛奶递到老人手中,也传递着温暖与祝福。84 岁的李奶奶接过牛奶,眼眶泛起晶莹泪花:“这些娃娃,和自家孩子一样亲!”

    (图为实践队队员们为敬老院老人们做健康咨询。 陈恰恰 供图)

      折翼天使沐关爱 童真歌声荡云霄

      6月27日至28日,实践队将温暖与关怀,带到了铜鼓县阳光益智康复中心,与这里的特殊儿童开启了一场充满爱与欢笑的奇妙旅程。

      康复中心内,队员们化身为孩子们的“大玩伴”。彩色毛线在指尖穿梭,绘笔在风筝上跳跃,一场别开生面的手工互动拉开帷幕。孩子们认真卷绕毛线,专注描绘图案,每一个笨拙却努力的动作,都在队员们的鼓励中,成为锻炼精细动作能力的生动实践。当午后的微风拂过操场,孩子们高举亲手绘制的风筝,奔跑着、呼喊着。蓝天下,飞扬的风筝线系着孩子们的童真与梦想,他们绽放的灿烂笑脸,比盛夏的骄阳还要耀眼。

    (图为实践队队员和孩子们一起做课外游戏。 陈恰恰 供图)

      实践队还为孩子们量身定制了感统训练课。教室内,队员们耐心地引导孩子们随着旋律舞动,用充满童趣的方式,帮助他们感知节奏、协调肢体。当孩子们与队员们齐声唱起《万疆》,稚嫩而清澈的歌声,宛如山间潺潺溪流,流淌着最纯粹的信任与爱。“红日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我何其幸,生于你怀,承一脉血流淌……” 这饱含深情的歌声,久久回荡在康复中心的每一个角落。

      “你们的到来,给了孩子们最珍贵的礼物——被看见、被接纳的快乐。”康复中心老师看着眼前温馨的场景,眼眶湿润,言语中满是感动与感激。在这短短的时光里,实践队用真诚与爱心,为特殊儿童们点亮了一片充满希望与温暖的天空。

    (图为阳光康复中心的孩子与实践队队员合唱。 陈恰恰 供图)

      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志愿只向家国未来。南昌大学“愈见星海”实践队的故事暂告段落,但服务基层的征程永不落幕。这支队伍用专业与温情,在铜鼓县刻下了深深的青春印记。正如队名“愈见星海”的寓意:以医学之光照亮他人,方能遇见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发表评论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