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顶部自带醒目提醒,可以自由设置支持HTML!【本提示可以后台关闭】
    0

    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工程机械再制造协同发展大会举行

    2025.05.16 | 编辑 | 8次围观 山城日报网

      5月16日上午,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工程机械再制造协同发展大会在长沙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活动由湖南省商务厅、长沙市人民政府主办,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曹志强,马来西亚标准工业规格局局长拿督阿末沙比林,湖南省商务厅厅长沈裕谋,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邓立松,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陈卓懿,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刘卫东,湖南省市场监管局总工程师李丁,湖南省贸促会副会长罗专,长沙市委常委、自贸区长沙片区党工委书记周敏,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康镇麟、岳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段宁参加活动。

      副省长曹志强指出,加快推进工程机械再制造体系改革,是省委、省政府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对于推动湖南工程机械产业标准化、体系化、国际化再拓展,更好支撑“三个高地”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志强副省长要求,湖南自贸试验区要加快推进工程机械再制造体制改革,指导工程机械企业加大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携手开创国际工程机械再制造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中马两国合作,在标准建设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活动现场,马来西亚标准管理部门与国家建筑城建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签订了工程机械标准准入协议。

      湖南省商务厅厅长沈裕谋表示,产品标准是推动国际贸易便利化的重要基础,准入协议的签订不仅能减少企业重复认证成本,缩短产品出口周期,更是湖南自贸试验区推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又一里程碑,为中国工程机械走向东南亚市场、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开辟了新路径。

      这份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中马两国在工程机械领域的质量标准体系实现了“互认互通”,为双方企业创造更规范、更高效的贸易环境,推动产业合作迈向新台阶。

      湘琼两省联合发布地方标准中国工程机械开拓国际市场

      活动现场,湖南省与海南省联合发布《出口工程机械二手设备评估通则》及《出口工程机械二手设备评估服务规范》两项地方标准,首次明确规定了出口工程机械二手设备的评估原则和总体要求、评估类别、评估对象、评估流程、评估内容、评估方法。评估对象则包括土方机械、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桩工机械、掘进机械、铲土运输机械、路面施工与养护机械、高空作业机械、工业车辆、隧道工程机械等类别的二手设备。

      两省联合发布的两项标准,标志着湘琼两省在工程机械再制造标准化建设上实现了“从1到N”的突破。它们不仅为二手设备出口建立了“湘琼标准”,更将成为对接国际标准的“桥梁”,助力中国工程机械在全球市场行稳致远。

      省内三市加快协同联动,共同开拓产业发展新局面

      为加快再制造产业发展,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长沙、湘潭、岳阳三市相向而行,加快打造自贸试验区引领的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自贸区长沙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谭浩然作工程机械再制造发展推介。谭浩然介绍,发展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长沙片区拥有厚实的产业基础和规模,集聚了近400家再制造维修出口企业,出口设备金额达到30亿元,覆盖21个国家。拥有开放的创新平台和载体,长沙片区工程机械再制造及维修出口基地今年3月揭牌,实现了多项全国首创:颁发首张自贸试验区再制造产品认证证书、首张增值税专用发票、首张原产地证书,设立二手车出口登记服务站,为湖南工程机械再制造产品“出海”搭建了制度性通道。打造了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这一块出海“跳板”,产业园聚焦工程机械再制造等先进制造业,三一、中联、星邦等龙头及配套企业已入驻,产业生态初步成型。拥有坚实的产业政策和保障,长沙片区通过改革创新,法务机非诉处置时间从7个月时间大幅压缩到5个月,成本从18%降至13%。长沙片区已累计处置法务机768台,总金额约3.9亿元,为主机厂节约成本4000多万元。同时,通过评估核定原值、专窗代开发票,解决“无进项票”难题,助力企业合规经营、做大做强。

      湘潭岳塘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崔旺专题推介中部国际机械园。徐工、柳工、临工、沃尔沃等12家世界前50强工程机械品牌4S店和120余家工程机械零配件商已入驻中部国际机械园。2024年,中部国际机械园再制造设备交易量逾6000台次,交易额12亿元。

      岳阳市湘阴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永久专题推介湘阴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园。产业园紧邻虞公港码头,重点打造“回收—维修—再制造—交易”全产业链,通过与自贸区长沙片区、湘潭岳塘中部国际机械园协同联动,构建辐射国内外的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高地。

      行业领军企业聚集长沙,共话行业新发展

      深耕长沙的5家“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企业全部参加了本次活动,这5家企业分别是:三一集团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星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卡特彼勒湖南总代理—森达美信昌机器工程(湖南)有限公司、小松湖南总代理—湖南湘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也来到现场见证,并参观了长沙工程机械再制造出口基地。

      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付向东表示,山河智能在自贸区长沙片区的指导下,围绕行业痛点大胆探索,在工程机械再制造及再流通设备海关原产地证办理、存量设备流通环节税票获取、债务纠纷设备司法处置、行业规范标准建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为行业及企业盘活设备资产降本、提质、增效,提升了再制造及国内存量设备走向国际市场的便利性,进一步规范了工程机械后市场。乘着改革东风,山河智能工程机械再制造设备广泛出口至东南亚、非洲、中东、南美等地区。

      活动现场还开展了对接交流活动,企业、金融机构、行业促进组织负责人围绕国际工程机械再制造协同发展深入交流。


    发表评论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