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顶部自带醒目提醒,可以自由设置支持HTML!【本提示可以后台关闭】
    0

    本期热点·时代影响力画家/黄梦洁——寂静的温度

    2025.05.12 | 编辑 | 12次围观 山城日报网

      【艺术简历】

      黄梦洁,福建诏安人,1975年生。199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为福州画院专职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福建省花鸟画艺术委员会委员、福建省美协综合材料艺委会副秘书长。

      2024年,《海阔天空》谢海、黄梦洁水墨双人展(淮安);

      2022年,亼墨——黄梦洁水墨艺术布鲁塞尔邀请展(比利时);

      2022年,作品《草木虚空》应邀参加法国巴黎大皇宫艺术展(法国);

      2021年,黄梦洁 & Cristiano Plicato 米兰设计周平行展双个展/意大利;

      2021年,作品《草木虚空3、4》参加第十届Present Art Festival国际艺术节展览/意大利;

      2020年,作品《异域》参加瑞士卢加诺纸面艺术博览会/瑞士;

      2018年,作品《三清妙境》参加“凝望云林”环太湖山水画学术邀请展/南京。

    《猪油饭》宣纸、水墨 28×66cm 2020年

      寂静的温度——黄梦洁的当代性水墨艺术

      文/王来文

      梦洁近年的水墨画有着现代主义的表达,不断进行着这种甚具前沿性的探索,笃定而坚守,着墨而出离。他觉得,全球艺术整体而言,依然处在现代主义的范畴里。而且他觉得艺术表达手法的多样性与时代性,让现代艺术的表现有别于传统艺术。

    《南华》宣纸、水墨 28×66cm 2020年

      一些碎影在画面里残缺的呈现,似将时间凝固,如溪流靠近断崖时产生的漩涡,在你眼前化作一道悬淙,这正是梦洁艺术判断和观念的展现,他更关注世间的无常,有着明显的现代性与失焦感。如作品《南华》里单翼的禽鸟,虚实相生的鱼身,深浅的墨色将幻化的凝点铺陈开来。在浩渺无边的虚空之中,颇有老庄所说的“坐忘”之境。

    《1279匙》宣纸、水墨 132×66cm 2021年

      如作品《1279匙》,右上角挂着一把已有锈斑的钥匙,上面写着1279,这是画面意象的中心,如果用审美眼光来看这幅画,是借鉴了现代主义艺术中平面立体构成的图式。当戴上历史视角的镜片,整件作品像开启了一座坛城,梦洁用水墨解读了历史,用象征的图式展现了历史。

    《拾得》宣纸、水墨 66×132cm 2021年

      如作品《拾得》系列作品,在形式上利用了现代生活所带来的植物移位,无论是盛于盘的松,还是置入花瓶的绿叶,都在尽力抛洒一些传统规定范式里的制约,尝试和追求中国画如何从传统走向现代,保持精简画面的前提下,完成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和自由,将过去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一种积极的向上的在场纳入画作之中。着力追求艺术本身内在的质素,自由表达深藏于表面世界之下的精神真实,这也是相对于传统思维的一种观念上的出新。

    《空花》宣纸、水墨 33×45cm 2024年

      水墨写意有时候就像讲故事一样,艺术家从自己广阔的审美经验里分划区域,淬炼轮廓,宛如在广袤无垠的星空下勾勒星座的线形,重组后在笔下写出感知的生命,晕染出更为完整的形塑。梦洁十分乐意为自己的意识思考寻求具象表达,可能是诏安书画之乡与生俱来的基因在不断叠加和扩大。骨子里输入了一些既定的美学印象,而在时代急速成长的过程中,所依凭的仍然是本能的根源——对大自然的崇敬与热爱且力图保留原始的简约。

    《草木虚空3》宣纸、水墨 170×90cm 2021年

      在《草木虚空》系列作品里尤为明显,不论是鱼骨还是禽鸟的尾翼,尽力留驻那些逝去的,无需思考、反省和犹豫不决,追捕的是画面之外的流动,是画外的生与画里的命的鲜明对比。展翅高飞的鸟和倏然消失的翼,没有了立在枝头的静止参照,飞的速度快慢汇成了宿命。自然界的生命韵律在他的作品里化作静默的图式,在互为比较的表象背后写了一首可以沟通无尽的诗文。

    《草冠》宣纸、水墨 33×45cm 2024年

      梦洁画里的禅味常以通透的水墨来表达“寂静”,是彻底空尽一切的陶醉。以不住于形、不着于色的方式在画面布局里不经意地晕染,将一些散裂性的力量变成跃升的构建。寂静的另一层深意往往是象征着趋于止灭。他一直试图表现出没有时间概念的当下,无我和寂静同行,日渐出离。

    《净土》宣纸、水墨 132×33cm 2019年

      不论是《净土》里花瓶里摇曳的柳枝,还是《如梦影》里低头的黑鸟,越来越多的作品画面捕捉的是即将消逝的片刻,就像世间事物大抵皆有无常住不变之象,静观自然轮转即可。画中的寂静清凉,似宋词中的“嫩寒清晓,行孤山篱落间”的意境,在斑驳疏影里有阳光洒在背上热融,是休憩时打开暖壶里的一点茶香,是有温度的寂静。

    《如梦影》宣纸、水墨 33×55cm 2021年

      苏珊·桑塔格说:“美是理想化历史的一部分,而理想化的历史本身又是安慰的历史的一部分”。回望美的历史,就像看见传统叠加的总和,从中即可汲取更多的养分,也可感受历史传统之美的延续。对于传统的回溯,应当是在精神本质上与古人纯然相迎,梦洁的这个转变,是在不断对生命质地浓度的稀释过程中,努力回归到较为纯净的初始状态与单纯的美境中。

      2025年2月于门堂南窗下

      【文章作者简历】王来文:福建漳州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文联专职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全国美展评委,长期担任全国美术展组委会委员、评委,福建省美术大展评委会主任,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百花文艺奖总评委等职。



    发表评论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