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顶部自带醒目提醒,可以自由设置支持HTML!【本提示可以后台关闭】
    0

    丘壑藏万象,墨韵写乾坤——画家田林海山水作品的艺术境界

    2025.04.30 | 编辑 | 5次围观 山城日报网

      【艺术简历】

      田林海,原名田林罕,号九里山人,艺林樵童,又署罕者、大罕。1948年出生于浙江永康,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中国美术学院山水研修班结业。先后就职于浙江衢州文化馆、水电部十三局、山东美术出版社等单位并担任各级职务,高级职称。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湖国际美术家联谊会理事、上海合作组织杭州国际人文交流中心艺术委员、中国书画学会所聘中华艺术形象大使、CCTV签约艺术家、山东画院高级画师、山东省中国画学会顾问、山东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杭州西泠书画院特聘画师、杭州西湖美术院院士、山东省政协联谊书画院画师、中国国家领导人研究院书画院山东分院顾问、济南公安文联书画协会名誉主席、浙江永康市文史馆名誉馆员等。

      出版有个人画集十余种,作品分别由中国美术馆、中国文联、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美协及各省美术馆、省画院及各企业、个人所收藏。

      水墨南北的化境者与山水精神的当代诠释

      引言

      作者:畅屹

      在中国当代山水画坛,田林海(原名田林罕)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南北交融的美学气质独树一帜。他笔下的山水既非单纯的江南烟雨,亦非北地雄浑的复刻,而是以“水意墨韵”为核,将南方的灵秀与北方的苍劲熔铸于一体,形成“氤氲与雄峻俱秀”的独特画境。这位生于浙江永康、成于齐鲁大地的画家,用半个多世纪的艺术实践,诠释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真谛,成为传统山水画向现代转型的重要推动者

      生平与艺术积淀

      田林海1948年生于浙江永康,自幼浸润于浙中山水的苍翠云烟之中。少年时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附中,接受系统美术训练,奠定扎实的写生功底与笔墨基础;后于中国美术学院山水研修班深造,师从周沧米、顾生岳等名家,浸淫于江南文人画的笔墨菁华其早请写一篇画家田新对话班深造,师从周沧米、顾生岳等名家,浸淫于江南文人画的笔墨菁华其早年经历中,对黄宾虹、潘天寿等现代大师的研究尤为深入,黄宾虹“五笔七墨”之法与潘天寿“强其骨”的构图理念,为其日后艺术风格的形成埋下伏笔。

      1970年代后,田林海因工作迁居山东,北方的崇山峻岭与齐鲁文化的雄浑气象,与其骨子里的江南诗意产生剧烈碰撞。这种地理与文化身份的“双重性”,成为其艺术变的契机:他一方面以南方人的细腻捕捉北方山水的麟响风骨,另一方面又以北地视野重新审视江南的朦胧意境,最终实现“融南水北山”的美学突破。

      艺术风格:水意墨韵与南北交融

      田林海的山水画,以“水意墨韵”为标识性语言。他善用饱含水分的笔墨,通过泼、积、破等技法,营造出云蒸霞蔚的氤氲气象。如《清风烟雨图》中,山体以浓墨勾勒骨相,复以淡墨层层晕染,墨色交融处似有雾气升腾,既得北方山石的刚健雄浑,又具南方山水的湿润空灵,恰如潘公凯所评“罕者山水,水意墨韵”。这种“骨法用笔”与“气韵生动”之间达成微妙平衡,既见宋元山水的笔墨法度,又透出现代水墨的实验性。在空间构建上,他突破地域界限,独创“南北合璧”的图式语言。代表作《溪山晴明日月长》以高远法布局,主峰巍峨如北方太行,山间溪流蜿蜒、烟岚浮动却似江南景致;画面中松树的道劲枝干与远山的朦胧轮廓形成刚柔对比,暗含“南韵北骨”的哲学思辨。这种融合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提炼,更是文化心理的深层调和正如理论家李兰祥所言,其画作中的云雾既是齐鲁大地的现实写照,亦是对故土永康的乡愁投射。

      笔墨革新与传统激活

      田林海的艺术创新,始终根植于对传统的深刻理解。他推崇谢赫“气韵生动”的美学准则,将笔墨视为“载道”之器:长线勾勒山势时,笔锋如篆般凝重,显金石之气;短线皴擦则借鉴倪攒折带皴的疏淡,营造山石的肌理层次。在色彩运用上,他突破青绿山水的程式,以碏石、花青等色与水墨交融,于《山青云白宜建茅》中呈现“苍翠如滴”的视觉效果,既保留文人画的雅逸,又赋予画面现代性的视觉张力。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其对“师造化”的当代诠释,田林海坚持“游尽奇峰打草稿”,数十年来遍历南北山川,写生稿数以干计。但他反对机械摹写,主张“以心接物”在《观泉山亭》中,山亭并非实景再现,而是通过夸张的比例与虚化的背景,将观者的视线引向飞瀑流泉,以此隐喻人与自然的精神对话。这种“造境”手法,既承袭郭熙“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山水理想,又注入个体生命体验,使传统画论焕发新的阐释空间。

      文化担当与时代回响

      作为跨越南北的文化使者,田林海的艺术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他担任《黄宾虹全集》责任编辑期间,系统梳理近现代水墨文脉;在山东画院、西冷书画院等机构的学术活动中,致力于推动南北画派的对话。其作品《诗友相会青山白云间》以文人雅集为题,画面中人物衣袂飘举、山石林木错落有致,既延续“兰亭”传统的雅集叙事,又以开放式构图消解古典山水的封闭性,暗示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归栖。

      结语

      田林海的山水艺术,是一条贯通古今、融汇南北的文化长河。他以笔墨为舟楫,既溯游于宋元经典的深潭,又驶向现代审美的旷野;既承载着江南文人的诗性基因又激荡着北方山岳的雄浑回响。在全球化语境下,这种“和而不同”的美学探索,不仅为中国山水画的当代转型提供范本,更启示着传统文化如何以开放姿态回应时代命题。正如其斋号“九里山人”所寓,田林海始终以樵者的质朴与哲人的深邃,在艺术的山林中辟出一条独属于这个时代的路径。


    发表评论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