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人工智能与公益事业的深度融合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3月31日,第九届中国公益年会于北京・中华世纪坛发布厅盛大开幕,以“爱与AI 看见未来”为主题,汇聚公益慈善领域的行动者、观察者与创变者,共同探讨科技理性与人文关怀的协同发展。本届年会不仅是一场思想碰撞的盛会,更是一次对公益行业未来路径的深度探索,彰显了科技赋能公益的无限可能。
在会上,易宝支付联合创始人余晨以《共建智能向善的数字未来》为题进行主旨分享,深度剖析 AI 等前沿科技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并分享易宝支付 22 年来以科技赋能公益的创新实践。
身处 AI 时代引发的智识变革关键节点,公益事业的发展方向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余晨指出,新兴科技的涌现通常会在 “工具、结构、理念” 多个层面产生影响。
在工具层面,现代科技为公益事业注入了全新动能。智能化的工具系统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大幅提升了项目执行效率,使公益资源得以最大化利用。从行业结构来看,科技创新正在深刻重塑公益生态体系。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账本特性为公益透明度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有效解决了传统模式下的信任难题;人工智能则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和需求匹配,实现了捐赠资源与受助群体的智能对接,构建起更加科学、高效的公益资源配置机制。这些技术突破不仅优化了公益项目的实施流程,更推动了整个行业的系统性变革。
技术进步不仅改变了公益的执行方式,更推动了社会参与模式的革新。互联网的长尾效应打破了传统公益的参与门槛,使"人人可公益"的理念得以落地。依托AI、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公益服务突破了时空限制,以更灵活、更普惠的方式触达更广泛人群,真正实现了公益事业的全民化与常态化。
余晨进一步阐述,AI 与互联网3.0 分别代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革命。AI 推动了生产力革命,通过通用性、生成式 AI 和巨大规模性,突破了传统限制;互联网3.0带来了生产关系革命,通过去中心化和区块链技术,重新确立了数据主权,赋予用户对数字资产的掌控权。两者的融合为未来的数字经济和社会协作模式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余晨强调:“科技是价值中性,它最大的价值在于拓展了一种可能性空间。”科技的出现让我们有了各种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科技只是人性的放大器,最后做什么取决于人类本身的选择,“所以科技并不是我们的宿命,而是一面镜子,我们在乎什么、关心什么,如何用好科技来保证我们未来道路上不会翻车,这可能是今天最大的命题。”对于如何用好科技赋能公益,余晨表示,互联网就是由点点滴滴汇聚而成的,所以互联网、AI 等新技术也应当把更多老百姓的善意点滴汇成大海。
在本次年会上,易宝支付提出的"2025中国公益关键词——智能向善"理念引发广泛共鸣。这一前瞻性观点强调,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必须以增进人类福祉为根本导向,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社会公平与文明进步。面向未来,公益行业亟需深化AI技术应用,着力打造更具透明度、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公益生态系统,让科技真正成为连接善意与需求、创造社会价值的桥梁。
正如易宝支付联合创始人余晨所言,科技的价值在于拓展可能性,而人类的选择将决定其最终导向。未来,公益行业需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技术创新,构建透明、高效、可持续的公益生态。易宝公益作为民政部指定的互联网公开募捐服务平台,将持续以科技为纽带,链接更多社会力量,在“科技助力 链接美好”的愿景下,推动公益事业迈向更具包容性与普惠性的数字未来,唯有携手同行,方能以科技之光点亮人文关怀,共同书写智能向善的时代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