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的浪潮中,青年作为城市发展的生力军和活力源泉,其成长与发展与城市命运紧密相连。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号召,我们调研团队聚焦京津冀地区,以五个试点城市(北京西城区、顺义区,天津津南区,河北唐山市、保定市)为核心,开展了一场以“青年发展视角下城市发展与个体实践互链的多元路径”为主题的深度调研。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京津冀地区正逐步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青年,作为这一区域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就业、住房、社会融入等方面的现状与需求,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未来走向。因此,如何构建青年发展型城市,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成为我们此次调研的核心议题。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走访调研。张亚 马淑慧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问卷调查。张亚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走访调研。马淑慧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实地走访参观。张亚 供图
本次调研活动历时数月,团队成员深入五个试点城市,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案例分析、实地走访参观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了青年群体的声音与需求。我们共发放问卷2375份,回收有效问卷1900份,对近200名青年进行了面对面访谈。调研过程中,我们不仅关注了青年在就业、住房等方面的物质需求,还深入探讨了他们在社会融入、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精神诉求。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实地走访参观。张蓉蓉 供图
调研结果显示,青年在京津冀地区的发展既面临挑战也充满机遇。一方面,随着产业升级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青年获得了更多就业和创业的机会,公共服务设施也在不断优化;另一方面,高房价、就业竞争压力大、社会融入感不足等问题依然困扰着许多青年。特别是住房问题,成为制约青年在城市扎根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多项建议:一是完善青年友好型政策体系,提供精准的就业支持和住房保障;二是构建包容开放的青年社会生态,促进青年与城市文化的深度融合;三是创新数字化青年公共服务体系,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四是深化校城联动协同育才机制,为青年提供更多实习和就业机会;五是加强区域协同,构建差异化城市建设格局,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参与此次调研的每一位团队成员都深受触动。作为调研者,我们见证了青年在城市发展中展现出的无限活力和创造力,也感受到了他们在面对挑战时的坚韧与不拔。青年是城市的未来,更是国家的希望。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不仅要为青年发声,更要为他们的成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调研走访,我们深刻体会到,青年与城市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构建更加友好、包容、开放的城市环境,才能让青年在这里找到归属感、成就感,从而更好地服务城市发展,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赢。我们将继续关注青年发展,为构建青年发展型城市贡献智慧与力量,共同书写青年与城市共发展的新篇章!(通讯作者:马淑慧,张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