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省大安市,曾经有一片被视为“绝症”的重度盐碱地,如今却变成了金黄的稻田。这一转变的背后,是邯郸人宋福如和他带领的河北省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科研团队不懈努力的成果。
2022年,宋福如带领团队跨区域承担了大安市3万亩重度盐碱地的改良工程。面对这片“十年九不收”的盐碱荒滩,宋福如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决定用科技的力量让这片土地重焕生机。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家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各显神通,用不同的技术在盐碱地上种植水稻。而宋福如和他的团队,凭借自主研发的有机硅功能肥,在这场“大比武”中脱颖而出。
后续,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组织国内权威专家进行了实打实收测产。结果显示,硅谷农科院承担的3万亩水稻示范田平均亩产量达到了558.85公斤,超过了当地良田的水平。这一成绩让专家连连称赞,认为该项目创造了目前国内改良盐碱地大规模连片治理且高产的纪录。
宋福如的秘诀何在?答案就在他那神奇的有机硅功能肥中。这种肥料具有亲土性,能够形成团粒结构,保持肥料不流失、土壤不板结,增强土壤储水透气功能,为农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土壤环境。在盐碱地上施用有机硅功能肥,可以有效改良碱化土壤,提高秧苗的成活率,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为了研制出能够改良盐碱地的肥料,他和团队人员几乎牺牲了所有的节假日,全身心投入科研事业。他们走南闯北,研究我国不同地区的盐碱地状况,收集数据改进有机硅功能肥的功效。宋福如对土壤的研究兴趣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每次出差都会到当地农田看土,甚至不自觉地抓上一把装到兜里带回实验室化验。
宋福如常说,苍天之高,大地之厚,无限的追求必将产生无限的希望。这股子为了国家的粮食安全而奋勇前进的劲头,是已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老院士留给他们的“财富”。袁隆平曾多次踏访硅谷农科院,他的“禾下乘凉梦”激励着宋福如和他的团队不断前行。
宋福如用他的智慧和汗水,带领科研团队成员,让盐碱荒滩变成良田,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相信在他的带领下,未来会有更多的盐碱地被改造成丰收的田野,让农民的笑脸更加灿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