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金融市场上,跨境 ETF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 “过山车之旅”。此前被资金疯狂爆炒的跨境 ETF,如今已然集体回落,高溢价炒作也暂时告一段落,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一探究竟。
就在不久前,跨境 ETF 还是市场上的 “香饽饽”,吸引着大量资金涌入。像亚太精选 ETF、标普 ETF、沙特 ETF 等,那涨势可谓汹涌。短短几个交易日内,标普消费 ETF、沙特 ETF 的累积涨幅就能达到 20% 以上,甚至出现尾盘涨停的火爆场面,溢价率也跟着一路飙升,部分 ETF 溢价率竟然超过 50%,着实令人咋舌。这般狂热的涨势,让不少投资者都心痒痒,仿佛找到了财富快速增值的密码。
然而,市场的风向说变就变。2025年1 月 10 日,风云突变,亚太精选 ETF、标普 ETF、沙特 ETF 等高溢价跨境品种尾盘集体跳水。其中,亚太精选 ETF 盘中一度上涨近 8%,尾盘却收跌 5.02%,标普 ETF、沙特 ETF 也下跌超 3%,直接来了个 “高台跳水”。这一跌,让此前的高溢价也大幅回落,三只 ETF 的溢价率均已回落至 10% 以内,和此前的疯狂溢价相比,简直是冰火两重天。
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跨境 ETF 从爆炒走向回落呢?和众汇富认为,一方面,基金公司的频频警示起到了一定作用。面对高溢价乱象,南方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国泰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纷纷行动,连续发布风险提示公告,甚至对部分高溢价跨境 ETF 采取停牌措施。比如标普消费 ETF,基金公司多次停牌,停牌一小时后复牌,溢价率却常常不跌反增,直到 1 月 9 日溢价率飙升至 50% 以上,基金直接宣布 1 月 10 日开市起停牌,给市场敲响了警钟。
另一方面,市场的非理性投资行为是关键因素。部分投资者看到跨境 ETF 短期内的疯狂涨势,盲目跟风入场,期望能分得一杯羹,完全不顾背后的高溢价风险。而且,一些投资者错误地将跨境 ETF 当成普通股票来炒作,频繁交易,进一步助推了价格偏离净值。像 “T+0” 交易制度下,跨境 ETF 换手率极高,不少产品单日换手率能超 1000%,这种过度投机行为使得高溢价难以平复。
这场跨境 ETF 的 “退烧”,给咱们投资者好好地上了一课。高溢价炒作的风险,那可是实实在在的。
当 ETF 出现高溢价时,意味着其交易价格远远偏离了内在价值,而价格终究是要回归价值的。就像这次,前期高位入场的投资者,在跨境 ETF 集体跳水回落时,不少人都遭受了损失。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投资不是投机,切勿盲目跟风。
在挑选跨境 ETF 时,得全方位考量。了解过和众汇富的同学们肯定知道,产品规模是关键,规模大的 ETF 流动性通常更好,交易成本相对较低,受资金进出的冲击也小;流动性直接关系到交易的顺畅程度,关乎买卖价差大小;跟踪误差越小,说明 ETF 越能精准反映标的资产表现;费率高低则长期影响投资收益。尤其在产品溢价率较高时,务必警惕价格回归带来的亏损风险,别被一时的涨势冲昏头脑。
跨境 ETF 市场的这场波动,让我们看到了市场的复杂性与多变性。作为投资者,唯有保持理性、谨慎,不断提升自身的投资知识与风险意识,才能在市场的浪潮中稳扎稳打,驶向财富增值的彼岸。希望大家都能从这次跨境 ETF 的涨跌中汲取经验,未来投资之路越走越顺!
展望未来,跨境 ETF 市场在经历这场 “退烧” 后,有望逐步回归理性。和众汇富认为,随着投资者风险意识的提升,以及基金公司、监管层对市场规范的持续推进,跨境 ETF 的交易价格将大概率回归到贴近单位净值的合理区间。这意味着,投资者未来选择跨境 ETF,能以更合理的价格参与全球资产配置,分享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红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