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缘益家社会支持网络理论指导下的乡村“一老一小”服务模式探索
作者:王利娟 ,周倩
单位:成都东部新区领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引言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社会的全面发展与和谐共生成为了时代赋予的重要课题。农村地区的“一老一小”群体,作为社会中最需要关怀的群体之一,其生活质量与幸福感直接关系到乡村的整体福祉。因此,探索一种高效、可持续的服务模式,以满足乡村“一老一小”群体的多元化需求,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以“果园超市”社工项目为例,深入剖析以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为基石,创新性地利用“果园超市”作为资源汇聚与传递的媒介,构建了一个集资源整合、服务供给、社区参与于一体的创新服务模式,聚焦于“一老一小”等弱势群体的实际需求,通过专业服务、志愿实践、公益活动等多元化手段,助力他们积累社会资本,提升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以期为乡村社会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一、项目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成都东部新区高明镇东风村、五指村、三大湾村等乡村地区面临着人口流失、资源匮乏、服务缺失等严峻挑战。老年人和儿童作为乡村社会的两大弱势群体,其生活状况尤为引人关注。老年人因年龄增长和身体机能下降,面临生活自理能力减弱、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等问题;儿童则因教育资源不足、家庭监护缺失等原因,成长环境受限。在此背景下,“以果为媒,沟通你我”果园超市关爱一老一小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以下简称,“果园超市”项目)应运而生,旨在通过构建以果园超市为资源媒介平台的社会支持网络,为乡村“一老一小”群体提供精准化、全面化的社工服务。
二、问题和需求分析
项目启动之初,领致社工通过深入调研和访谈,对乡村“一老一小”群体的需求进行了全面梳理。
(一)服务模式的局限性:
一方面,服务内容较为单一,往往侧重于物质援助,而对精神关爱和发展性支持关注不够。另一方面,服务的提供主体较为分散,缺乏有效的整合和协同,导致资源浪费和服务效率低下。例如,一些爱心捐赠活动只是临时性地为老人和儿童送去生活用品,却未能建立长期的关怀机制。一些乡村学校虽然有支教活动,但由于支教人员的不稳定性,难以给留守儿童提供持续、系统的教育支持。此外,贫困果农还面临着水果销售渠道有限、技术缺乏等困境。
(二)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的需求分析如下:
1、生活照料与健康管理:老年人需要定期的家政服务、健康检查、用药指导等;儿童需要营养均衡的饮食、安全的居住环境以及健康成长的指导。
2、精神慰藉与情感陪伴:老年人和儿童都渴望得到家人和社会的关爱与陪伴,特别是老年人希望参与社区活动,减少孤独感;儿童则希望有丰富的课外活动和社交机会。
3、教育资源与技能培养:乡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儿童缺乏优质的课外辅导和兴趣培养机会;同时,老年人也希望通过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来丰富晚年生活。
4、社会支持网络构建:乡村“一老一小”群体往往处于社会网络的边缘地带,缺乏足够的社会资源和支持。因此,构建和完善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显得尤为重要。
三、理论支持
“果园超市”项目以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为理论支撑,该理论强调通过社会网络关系摄取社会资源,并将其转化为社会资本,以提升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对于乡村“一老一小”群体而言,构建和完善其社会支持网络,提高摄取资源的能力,是改善其生活状况的重要途径。果园超市作为资源媒介平台,正是这一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四、项目思路/服务模式
“果园超市”项目创新性地提出了以果园超市为资源媒介平台的服务模式。果园超市不仅是一个商品交易的场所,更是一个汇聚社会资源、提供公益服务的综合平台。果园超市不断围绕社区需求进行创新和优化,以实现社区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社区服务的精准化,从而使社区成为一个互助、共享、发展和谐的大家庭。
具体而言,果园超市通过以下方式运作:
1、资源汇聚与展示:果园超市作为资源媒介平台,积极动员辖区内的居民、商家、志愿者等社会各界力量,捐赠时令果蔬、物资、特长服务、志愿服务和人力等资源。这些资源以资源联络卡的形式在果园超市进行展示,方便居民了解和使用。
2、资源转化与公益服务:汇聚到果园超市的资源经过精心策划和组织,被转化为具体的公益服务项目。果蔬等实物资源可以在果园超市进行贩卖,所得收益一部分用于维持超市运营,另一部分则注入社区公益基金。同时,果蔬也可以直接用于开展公益服务活动或赠送给困难老年人群。特长服务、志愿服务等非物质资源则被转化为具体的服务项目,如健康讲座、手工艺制作、亲子活动等,满足老年人和儿童的不同需求。
3、精准化服务提供:基于需求分析的结果,“果园益家”项目为乡村“一老一小”群体提供精准化的服务。针对老年人的需求,项目团队开展定期的家政服务、健康检查、用药指导等;同时,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增进邻里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针对儿童的需求,则开设各类研学班、夏令营等课外活动,提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
4、社会支持网络构建:通过果园超市这一平台,“果园益家”项目成功构建了以老年人和儿童为中心的社会支持网络。项目团队不仅与辖区内的集体经济合作社、贫困果农签订深度合作支持协议,还积极拓展与超市商家、银行、蔬果超市、农村市集等单位的合作,形成了覆盖广泛、资源丰富的支持网络。这一网络不仅为老年人和儿童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服务,还促进了乡村社会的整体发展。
“果园超市”服务模式示意图
五、服务目标
1、改善乡村“一老一小”群体的生活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2、构建和完善乡村社会支持网络,提高老年人和儿童摄取资源的能力;
3、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契机,提升服务对象社会资本积累,促进乡村社会的整体发展。
六、服务实施过程
(一)服务网络拓展与点位布局
1. 公益空间拓展
辖区村委合作:与辖区内的各村委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将村委的公共活动空间纳入“果园益家”的服务网络,作为果园超市的延伸服务点,定期举办各类公益活动。
多元点位设立:在超市商家、银行、蔬果超市、农村市集等人流密集区域设立果园超市的临时或固定服务点位,方便居民参与和获取服务。
2. 深度合作支持
集体经济合作社与贫困果农:与辖区内的集体经济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果园超市的运营与发展。同时,与贫困果农建立深度合作关系,通过签订支持协议,确保果园超市的果蔬供应稳定且质量可靠,同时帮助贫困果农增收。
持续推进深度服务:通过定期回访、技术培训、市场对接等方式,持续推进与超市服务单位的深度合作,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
(二)志愿服务与个案服务
1. 志愿关爱巡访
持续开展:已组织180人次的志愿者参与持续关爱巡访服务,对乡村“一老一小”群体进行定期探访,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2. 困难人群个案服务
精准帮扶:针对3名困难家庭,开展了个案服务,共进行了18次深入访谈和干预。通过制定个性化的服务计划,提供心理疏导、生活援助、资源链接等全方位的支持。
(三)特色活动与小组工作
1. 儿童非遗小组
文化传承与创新:开展1个儿童非遗小组,围绕竹编果篮、水果花叶拓影、水果油纸伞等特色手工艺开展活动。通过小组活动,不仅增加了儿童对家乡水果文化的认识和兴趣,还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 牵手夕阳红与敬老院活动
温暖传递:组织“牵手夕阳红”活动,邀请贫困果农公益赠送蔬果给敬老院,同时鼓励贫困果农参与志愿服务,为老年人提供陪伴和关怀。这一活动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也增强了贫困果农的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
3. 亲子共享运动会
家庭互动与公益结合:举办“悦动时光亲子共享水果漫时光运动会”,以果园超市的水果为奖品,鼓励家庭参与亲子运动。活动收益注入社区公益基金,实现了家庭互动与公益事业的有机结合。
(四)社区活动与乡村振兴
1. 节日庆典与慰问
传统节庆活动:结合春节、中秋等传统节庆,开展水果捐赠慰问活动,为困境人群送去节日的温暖和关怀。同时,通过代买水果作为奖品进行有奖问答等方式,烘托节日氛围,增进邻里间的交流与互动。
2. 水果飘香助农行动
乡村振兴实践:实施“水果飘香助农”行动,集体经济合作社通过开设扶贫岗位、果农技术培育、为贫困果农水果代卖等措施,助力乡村振兴。同时,为困难老年儿童家庭捐赠时令水果,传递社会关爱与温暖。
这些服务实施过程不仅丰富了乡村“一老一小”群体的生活,还促进了乡村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七、服务成效
1、改善“一老一小”群体的生活状况:
通过提供生活照料、健康管理、精神慰藉等志愿服务,困难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得到提升;通过开设亲子时光荟、非遗文化传承等活动,乡村儿童的成长环境得到改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2、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
果园超市作为资源媒介平台,成功汇聚了各类社会资源,形成了覆盖广泛、资源丰富的支持网络。这一网络不仅为“一老一小”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服务,还促进了乡村社会资本的整合和发展。
3、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契机,推动乡村全面化的社工服务:
本项目全面落实民政部《“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强调“鼓励引导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向乡村提供民政公共服务,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指示精神。通过扶贫岗位开发、果农技术培育、农产品代卖等措施,助力贫困果农增收致富;同时,通过开展社区活动、弘扬传统文化等方式,提升了乡村文化的软实力和影响力。
八、服务反思
在“果园超市”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从中得到了深刻的反思:
1、资源整合的难度:尽管我们成功动员了部分社会资源参与项目,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发现资源整合的难度较大。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各方的合作与沟通,建立更加稳定和长效的资源动员机制。
2、服务需求的多样性:老年人和儿童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和个性化特点,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满足他们的多元化需求是我们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未来可以通过引入更多专业机构和志愿者参与项目,提高服务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3、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挑战:项目的长期运行需要稳定的资金来源和持续的支持。未来我们需要探索更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和合作模式,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项目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提高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社会力量的关注和参与。
网友留言(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