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顶部自带醒目提醒,可以自由设置支持HTML!【本提示可以后台关闭】
    0

    陇川携手举办2025年乡土文化能人培训,推动跨区域数字文化融合发展

    2025.11.27 | 编辑 | 4次围观 山城日报网

      2025年11月20日,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主办,四川省大数据创新应用学会与甘肃文旅集团职工培训中心联合承办,共青团甘肃省委协办的“2025年甘肃省高素质农民培育——乡土文化能人培训专题班”,在成都市农科村徐家大院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培训以“文化传承与数字创新”为核心,历时15天、跨越陇川两省,聚焦推动乡土文化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助力文化传承的创新发展。

      数字引领,文化扎根:陇原实训夯实基础

      11月6日,培训在甘肃文旅集团武威实训基地正式启动。51名参训学员先后实地走访古浪八步沙“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凉州天马非遗展馆等特色点位,深度参与非遗技艺实操演练与生态治理经验交流活动。课程体系紧扣文化传承核心,融入数字化应用前沿理念,帮助学员系统掌握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方法,为后续跨区域研学筑牢坚实基础。

      蜀地研学,智慧碰撞:探索“文化+科技”融合路径

      11月14日,学员们转训四川,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深度研学。通过走访郫都区战旗村、天府农业博览园等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点,学员们亲身体验了“文化铸魂+生态宜居+科技赋能”的融合发展模式。期间,来自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及四川省大数据创新应用学会的专家学者,围绕“数字技术助力乡土文化创新”、“大数据在乡村文旅中的应用”等主题开展专题讲座,进一步拓宽学员视野,引导其在文化传承中植入创新思维。

      成果展演,互鉴共融:陇蜀非遗绽放时代光彩

      结业仪式上,一场以“非遗共话·文化互鉴”为主题的文化展演将活动推向高潮。甘肃学员带来了《攻鼓子》、《凉州贤孝》等国家级非遗项目,以及裕固族歌曲《家园》、藏族歌曲《格桑拉姆》,展现了陇原文化的豪迈与多元;四川非遗《川剧变脸》、《滚灯表演》则以其独特魅力,彰显了巴蜀文化的灵动与深厚。此外,红色精神宣讲《浴火重生》与生态公益推介《请到民勤种棵树》环节,进一步传递了乡村振兴中的精神力量与生态责任,实现了两地文化在交流中互鉴、在融合中创新。

      赋能未来,共创共赢:承办学会助力乡村振兴加快发展

      作为联合承办单位,四川省大数据创新应用学会深度参与培训全流程,从课程体系设计、专家资源整合到数字化应用实操指导,全程提供专业支撑。此次培训不仅是陇蜀文化跨区域交流的盛会,更是数字技术与乡土文化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学会将持续发挥技术优势,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在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领域的落地应用,为跨区域合作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与智力保障。

      参训学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新起点,把所学知识与数字技术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动力,既深耕本土文化根脉,又主动拥抱数字化浪潮,助力甘肃乡土文化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本次培训以“文化为魂、科技为翼、产业为基”,成功搭建起甘肃四川两地跨区域文化交流与数字化合作的桥梁,为两地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更为全国乡土文化创新传承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陇川样本”。


    发表评论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