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顶部自带醒目提醒,可以自由设置支持HTML!【本提示可以后台关闭】
    0

    四川省2025国培C16劳动教育领军教师培训在成都市锦江实验学校圆满落幕

    2025.11.05 | 编辑 | 3次围观 山城日报网

      为通过交流学习,加强劳动教育教师互动交流,共享劳动教育经验,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推进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作用,近日,四川省新时代小学初中劳动教育学科领军教师国培班的教师齐聚成都市锦江实验学校,共同探寻劳动教育的奥秘,开启一场知识与实践的深度交流之旅。

      顶层设计绘蓝图:让劳动教育“活”起来

      “劳动不是简单的‘出力流汗’,而是育人的重要载体。”在交流会上,锦江实验学校劳动教育中心组组长程智以《悦劳动 越闪亮》为题,娓娓道来学校劳动教育的探索之路。

      从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到实施路径的层层推进;从项目内容的创新开发,到“劳动周”的沉浸式实践——锦江实验学校构建起“全域式”劳动育人空间,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寸土地。

      “我们坚持‘课程落地、实践生根’,让孩子们在真实的劳动场景中动手动脑、流汗成长。”程智介绍,学校已形成涵盖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大板块的校本课程体系,并通过“劳动清单+项目驱动”模式,实现劳动教育的常态化、系统化、课程化。

      这一创新实践,赢得了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顾建军教授的高度评价。他曾用“四态”精准概括锦江实验学校的劳动教育成果:学校劳动教育的生态、劳动课堂的样态、劳动教师的形态、孩子们在劳动中的神态——四态交融,绘就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育人画卷。

      田间课堂见真章:小土地里“种”出大未来

      理论交流之后,国培班的老师们走进校园户外劳动实践基地,亲身体验一堂“会呼吸”的劳动课。

      这里是锦江实验学校特色项目“小土地 大价值”的主阵地。该项目已持续五年,历经四次迭代升级,如今已迈入4.0智慧农场时代。在“三趣园”智慧农场中,学生们种植向日葵,并将其加工成葵花油、香皂、花艺作品等进行义卖。

      而义卖所得,是化作一份份温暖的礼物——送往千里之外的甘孜州炉霍县二完小三年级四班。卫衣、文具盒、火锅底料、扎染T恤……这些满载心意的物资,不仅传递着成都孩子的关爱,更承载着劳动教育的深层价值:劳动创造价值,劳动连接社会,劳动成就品格。

      “小老师们”现场示范种植、采摘、加工流程,动作娴熟、讲解细致。国培班的老师们纷纷挽起袖子,亲手体验翻土、播种、插花。“花艺课程看起来简单,但其实讲究很多,既培养劳动习惯,也提升审美素养。”一位参训教师感慨道。“这些孩子不仅是劳动者,更是‘小导师’,他们的自信与技能,令人动容。”

      此次四川省新时代小学初中劳动教育学科领军教师国培班在成都市锦江实验学校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劳动教育教师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优质平台,更为劳动教育的未来发展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劳动教育之花将在更多的校园绽放,结出累累硕果,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增添绚丽色彩,助力他们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发表评论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