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顶部自带醒目提醒,可以自由设置支持HTML!【本提示可以后台关闭】
    0

    肝癌宣传月!10月30日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举办肝癌多学科义诊

    2025.10.27 | 编辑 | 4次围观 山城日报网

      每年10月为全国肝癌宣传月。肝癌,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我国肝癌发病人数占全球病例近一半,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病情复杂,预后较差。值此肝癌宣传月,我们一起关注肝脏肿瘤,为健康装上“预警雷达”,筑牢健康的防护网。

      肝癌确诊多中晚期,健康预警不容忽视

      据介绍,肝脏肿瘤可分为良性与恶性,不同类型对健康影响各异。

      在良性肿瘤中,肝血管瘤最为常见,它由血管异常增生形成,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对健康威胁小,一般定期复查即可。肝腺瘤则相对少见,有一定恶变风险,必要时需手术切除。

      在恶性肿瘤中,肝癌是最常见的类型,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由于肝脏本身没有痛觉神经,早期病变时人体往往难以感知明显不适,等到出现持续腹痛、黄疸、体重骤降、腹水等典型症状时,病情大多已发展至中晚期,不仅治疗难度大幅增加,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将反复出现的乏力、食欲减退、右上腹隐痛等症状归咎于 “劳累”“胃病”,或是抱有 “忍一忍就过去” 的侥幸心理,忽视了这些可能是肝脏发出的 “求救信号”。同时,肝癌侵袭性强,癌细胞易转移,不仅严重损害肝脏功能,导致肝功能衰竭,还会转移至肺部、骨骼等部位,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威胁生命健康。

      握紧健康“钥匙”,破解肝脏肿瘤难题

      面对肝脏肿瘤的潜在威胁,需从预防、监测和治疗三方面着手。

      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长期大量饮酒,减轻肝脏代谢负担,降低酒精性肝病及肝癌的发病风险。还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霉变食物,防止摄入黄曲霉毒素。此外,慢性乙肝、丙肝患者是肝癌高危人群,这类人群需规范治疗,控制病情进展。

      定期体检很重要,一般人群可每年进行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检测;高危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以便早期发现肿瘤。

      一旦确诊,需积极配合医生,根据肿瘤分期、患者身体状况,选择手术切除、化疗、放疗、介入治疗或靶向治疗等个体化治疗方案。即使一发现就是中晚期肝癌,也别放弃。

      华西医院多学科义诊,守护肝脏健康

      为提高公众对肝脏肿瘤的认知,今年全国肝癌宣传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将开展“肝癌宣传月——肝癌公益诊疗行动”。

      大咖云集!一站咨询

      本次义诊汇聚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肝移植中心、肝胆胰外科、介入诊疗中心、腹部肿瘤科、全程管理中心的多位权威专家,可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咨询。

      肝移植中心:吕涛、谢坤林、万娟

      腹部肿瘤科:周继陶、李晓芬

      介入诊疗中心:刘畅、郭文浩

      全程管理中心:邓颖

      (注意:义诊专家或因工作原因有所变动,义诊阵容以当天实际为准!)

      专家亲临!同频互动

      义诊时间:2025年10月30日上午10:00—11:30

      参与方式:

      实地义诊:无需提前预约,可在如上时间,前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部前广场,与专家面对面交流,获取个性化的诊疗建议。

      守护肝脏健康,从了解开始。希望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本次义诊活动,共同筑牢健康防线,向肝脏肿瘤“亮剑”!


    发表评论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