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2 | 编辑 | 4次围观 山城日报网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切实增进民生福祉的背景下,古宋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县人大的领导下,统筹推进34个“微实事”项目,涵盖道路修缮、路灯安装、沟渠治理等民生领域。为确保项目落地见效,古宋镇人大代表充分发挥监督职能,通过“精准督导、全程参与、长效管护”三项举措,推动微实事办实办好,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家门口的幸福”。
一、清单式督导,确保项目精准落地。古宋镇人大代表建立“全程监督+完工验收”机制,对照34个项目清单,通过“周走访、月汇报”动态跟踪进度。代表们深入施工现场50余次,重点核查材料质量、施工标准及资金使用情况,针对3处排水工程进度滞后问题,当场约谈负责人并督促整改。同时联合镇纪委组成项目专项验收监督工作组,推动项目精准落地。
二、嵌入式参与,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代表们主动担任“项目协调员”,在征地清障、纠纷调解等环节全程参与。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矛盾问题,人大代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入一线开展协调工作,及时化解群众疑虑和纠纷。同时,代表小组创新工作方式,在项目现场搭建民意沟通平台,通过召开恳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推动项目方案优化调整,确保民生工程更贴近群众实际需求,实现“群众提、代表督、政府办”的良性互动。
三、制度性保障,推动成果长效惠民。镇人大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将项目后续管理维护纳入村级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开展项目运行情况督查评估,并将检查结果作为村级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创新建立人大代表与村民共同参与的管护模式,在部分村居试点设立专门管护岗位,由人大代表带领村民志愿者开展日常巡查维护。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确保民生项目长期发挥效益,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