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以志为引,沿着历史脉络,讲述方志好课。9月29日,由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地志办指导,成都方志馆与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识方志·鉴成都——第二届蓉城方志好课”展评活动颁奖仪式在成都七中英才学校举行,为这场聚焦课堂教学、赓续地方文脉的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第二届“蓉城方志好课”展评活动颁奖仪式)
聚焦现场:为方志好课颁奖,为蓉城教师喝彩!
颁奖仪式在第二届“蓉城方志好课”展评活动回顾视频中拉开序幕。视频简要回顾第二届“蓉城方志好课”展评活动的精彩瞬间。一个个镜头记录下了方志好课讲师深耕课堂的执着与研磨教学的智慧。
颁奖仪式上,成都七中英才学校校长张永红致辞,成都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现场宣读获奖名单。现场颁发“志成都·致成长”蓉城方志好课一、二、三等奖,为方志好课导师颁发聘书。
(成都七中英才学校校长张永红致辞)
(宣读获奖名单)
(颁奖仪式)
一等奖代表、成都市草堂小学张艺潇老师发表参赛感言,表示获奖对她而言是一份“责任”,未来她将担当方志与课堂的“联结者”。一方面,借力方志,从“蜀锦之问”延伸到“成都街巷之问”,让更多家乡的历史文化借助方志走进课堂。另一方面,将与草堂小学更多老师携手,共同探索“方志+学科”的教学新思路,让方志中承载的“本土记忆”,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生动的养分。
(成都市草堂小学张艺潇老师发表参赛感言)
在方志好课展讲环节,一等奖代表、成都七中英才学校王灵艳老师现场展讲获奖课程《汇百流,遂成都——方志里的“湖广填四川”》。课程内容严谨详实,思路清晰顺畅,引导大家自主思考历史的发展变化,探究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展讲结束,在场观众意犹未尽,台下响起热烈掌声。
(成都七中英才学校王灵艳老师现场展讲)
当日,由市地志办、成华区地志办、成都七中英才学校联合打造的“方志文化阅读空间”,在成都七中英才学校挂牌成立,这是方志文化与教学场景深度融合又一次有益尝试,为方志开发利用与校园文化建设双向赋能开启新路径。
(“方志文化阅读空间”揭牌仪式)
活动回顾:征集115堂课程, 超80万人线上关注与投票!
为进一步加强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推进方志文化进校园,今年5月,第二届“蓉城方志好课”展评活动启动。活动以成都优秀地域文化资源为核心,推出兼具知识性、教育性与地方特色的系列课程,传播成都历史、地理、文化、风俗等知识,发挥地方志文化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助力地方文化保护与传承。
活动得到各区(市)县广大教师积极响应,参与范围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多个学段,征集115堂课程。经区(市)县教科院(教研室、教培中心)初评,教育专家、方志文化专家、媒体代表复评以及超80万人次关注与投票的网络投票,历时两个多月,最终评选一等奖5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30名,优秀奖20名。一、二、三等奖获奖教师代表还一同走进成都方志馆,共话方志教育创新路径。
亮点纷呈:成立导师团,丰富线上传播学习渠道!
和首届“蓉城方志好课”展评活动相比,本届活动参与人数更多、影响范围更广,参评课程方志味、历史感、文化范、专题化更加突显。此外,本届活动首次成立“蓉城方志好课”导师团,导师团与获奖教师进行“云端对话”,为获奖课程提出宝贵意见建议,助力提升课程质量。
本届活动50堂方志好课将被纳入全市“志讲天府”城市共享课程,精品课程上传成都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成都方志课程资源库进行线上展播,同时在成都市情网设立“蓉城方志好课”资源库,供社会公众免费观看学习,让学校师生、社会公众更好了解方志文化、蓉城历史。
颁奖仪式的落幕,为本届“蓉城方志好课”画上圆满句号,但方志教育的薪火传递、地方文脉的赓续传承永远在路上。未来,方志工作机构继续携手教育部门,发动组织广大蓉城教师以方志资源赋能教育创新,探索文脉赓续新路径,培育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知视角和价值观念,建立学生对家乡的历史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为巴蜀文脉传承发展赋予新生机、注入新动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