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顶部自带醒目提醒,可以自由设置支持HTML!【本提示可以后台关闭】
    0

    本期热点·时代影响力画家——刘成春抗战题材作品鉴赏

    2025.07.14 | 编辑 | 7次围观 山城日报网

      【艺术简历】

      刘成春,1983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现为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国画院原副院长、湖北汉风书画院长、艺术鉴赏网学术顾问。作品曾获“纪念长征胜利全国美展”一等奖(最高奖),纪念徐悲鸿先生诞辰110周年全国美展金奖,湖北省纪念新中国成立55周年美展铜奖;入选“全军纪念长征胜利50周年美展”、“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0周年美展”、“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关东画派中国人物画大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书画艺术展”、“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展”、“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中国画展”、“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美展”、“2007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湖北省美协成立50周年精品展”、首届八荒通神——哈尔滨美术双年展(中国画)、“第十二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等。出版《画说近代中国》(湖北少儿出版社)《中国实力派美术家——刘成春作品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当代中国美术作品——刘成春》(文化艺术出版社)、《荆楚画派刘成春卷》(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承担《军魂——1927年在武汉的无产阶级军事家》巨幅作品创作。承担湖北省文联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重大题材创作统筹工作,并创作《首义群英》巨幅作品,作品《武汉会战》由中国新闻网首稿推介,全国主流电媒均转载,反映强烈。《城市的记忆》(合作)入选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美术资助项目。

      《1938汉口大智门火车站·出征》(尺寸:564×242cm)(2024年)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爭中时间最长、规摸最大和最出名的战役之一。从1938年六月至十月间,中国军队以湖北武汉地区为中心,在安徽、江西、河南、浙江等广阔地域抗击日军进攻,超过100万名国民革命军热血士兵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下,同仇敌愾、泣血奋战,防守武汉,抗击日本侵略军。此役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打破了日本妄想迫使中国屈服,尽早结束战爭的企图,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爭的重大转折点。以武汉会战为标志中国抗日战爭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938汉口大智门火车站·出征》中有名有姓人物117人。有参战军人有李桂丹等21人;会战军事指挥李宗仁等19人;白求恩等国际友人9人;政界及长江局王明等28人;文艺界夏衍等35人;民主人士李公朴等15人。

    《1938汉口大智门火车站·出征》局部1

      画笔触摸历史 描绘百年记忆

      ——访省国画院人物画家刘成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理略

      深秋的早晨,来到省国画院刘成春的画室,他正忙于创作。墙壁上正挂着一幅2米长2米高还未完成的大作,“这是《百年武汉》系列作品之一,这个系列准备用于明年3月的展览。”刘成春告诉记者。

    《1938汉口大智门火车站·出征》局部2

      谈起刘成春,相信很多人都熟知他的历史题材人物画,尤其是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时,他承担了省文联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重大题材创作统筹,创作的《辛亥首义》巨幅画作,更是获得业界和观众们的一致好评。“七七事变”77周年纪念日,他的作品《武汉会战》,也引起国内各路媒体竞相报道,反响强烈。

    《1938汉口大智门火车站·出征》局部3

      谈起自己这些年的艺术创作,刘成春说,之所以喜欢历史题材人物画,尤其是画武汉的历史人物,主要还是故乡情结。“我生于武汉,长于武汉,对家乡有着执着的热爱。武汉在中国近代史的地位举足轻重,这座充满传奇色彩的城市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悲壮与希望。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武汉人,我有责任将这座城市,以及她的永恒记忆展现给世人!”

    《1938汉口大智门火车站·出征》局部4

      刘成春自幼喜爱绘画,1979年,他也如愿考入湖北艺术学院,成为恢复高考后湖北美院首届中国画专业的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给刘成春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而毕业后,他应征入伍,9年的军旅生涯,也未让刘成春放弃艺术创作,除了完成好本职工作,一有机会便进行绘画创作。

    《1938汉口大智门火车站·出征》局部5

      从2000年开始,刘成春开始进行《激情百年武汉》中国画长卷系列的创作。开始的时候,他的感触并不深刻,但随着创作、思考的不断深入,感触越来越深。“每个民族、国家都有自己的辛酸史、兴亡史、奋争史,在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中华民族所进行的奋争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但反映这种奋斗历程的作品实在太少了。”

    《1938汉口大智门火车站·出征》局部6

      在刘成春看来,以一个城市100年的发展历程作为创作主题,这个城市必须具有独特的魅力,才能承载这个题材所包容的内涵。武汉过去的百年,她的经历极其丰富而独特,而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都是其它国内城市所不能替代的。武汉风雨历程的100年,是中国现代历史变迁的缩影。

    《1938汉口大智门火车站·出征》局部7

      选定自己艺术创作的路子,刘成春便不再理会他人的看法,“作为文艺工作者,找准了创作方向,那就要摒弃一切杂念,专心创作,哪怕这期间很苦,很难。”苦在哪?难在哪?或许没有接触过这个题材创作的人无法体会。刘成春创作的是历史题材的人物画,那就需要追寻历史,还原历史。

    《1938汉口大智门火车站·出征》局部8

      为此,他跑遍了各大图书馆,翻阅了大量的史料,而家中的书房,更是堆满了各种史籍资料。如今,十多年过去了,他已成百年武汉的历史专家,就连武汉图书馆要出版关于武汉会战的书,还专门请刘成春帮忙查找资料。

    《1938汉口大智门火车站·出征》局部9

      《激情百年武汉》中国画长卷系列,是一项浩大的长期创作工程。内容由自立军败、张之洞督鄂、辛亥首义、二七大罢工、武汉国民政府、抗日先锋、唤起民众、重铸民魂、武汉会战、新工业奠基、98抗洪等部分组成,均200×200cm、200×145cm、136×69cm等尺幅组成的肖像群,构成完整系列,塑造的人物总量达千余人。

    《1938汉口大智门火车站·出征》局部10

      画面以中国画传统线描彩墨表现为基础,并与打破时空局限的现代构成手段相结合,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写实手法,以及象征、寓意和抒情等艺术语言;以人物纵横、色块分列、文字、文章分割穿插、历史照片复印裱贴等多种表现方式融汇组合,形成相互映衬、突出主体的生动局面,强化了整体结构与节奏,增强了历史纵深感;同时以淡化情节、减弱人物动作和环境道具等手段,达到在平淡、真实、自然、朴素之中突出历史人物形象、性格、气质的刻画,体现以人为本、朴素与崇高相结合的精神境界和现代意识与历史氛围相偕统一的美学价值。

    《1938汉口大智门火车站·出征》局部11

      如今,刘成春已完成这个系列作品,作为一位艺无止境的画家,他又开始为下一个题材谋篇,“在100周年之际,我打算举办一次个展,而我的创作也会进行变化,当然肯定还是人物画,希望将历史与现实重叠,从而引起观者更多的共鸣。”刘成春说。



    发表评论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