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顶部自带醒目提醒,可以自由设置支持HTML!【本提示可以后台关闭】
    0

    本期热点·时代影响力画家——赵喜萍作品鉴赏

    2025.07.14 | 编辑 | 8次围观 山城日报网

      画家简介

      赵喜萍,西安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工笔画重彩画协会会员,陕西省美协会员。先后毕业于中央美院重彩高研班,毕业于中央美院苏百钧花鸟高研班。受教于蒋采萍先生和苏百钧教授,曾在北京现代工笔画院学习和研究现代工笔花鸟画。擅长工笔花鸟画,曾多次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画展。

      2010年《醉秋》入选全国第二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

      2011年《蔬蔬雪晴》入选中国当代花鸟画展。

      2012年《一路蔬蔬青》入选2012全国中国工笔画展。

      2013年《香沉深院》入选“墨韵岭南”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4年《喜兆秋硕》入选精致立场·全国第二届现代工笔画大展。

      2015年《瑶台凝露香》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高洁品性兰慧人生”全国中国画展获优秀奖。

      2015年《岭南晨韵》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纪念潘洁滋诞辰一百周年全国中国画展”。

      2017年《瑶台露华浓》作品入选“丹青扬州”第三届全国中国工笔重彩画作品展。

      2017年《欣欣乡土》入选“邮驿路运河情”全国中国画展。

      2017年《瑶台露凝香》入选“2017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当代中国画的创作生态与时代走向”。

      赵喜萍:工笔画中的自然诗意与色彩交响

      赵喜萍出生在古韵悠悠的西安,这座历史名城的厚重文化,像是为她艺术之路铺就的基石,滋养着她对绘画的热爱。自小,她就怀揣着对绘画的热忱,一头扎进艺术世界,在这片天地里执着探索。

      凭借不懈的努力,赵喜萍考入中央美院重彩画高研班,开启艺术进阶之路。求学期间,她有幸得到蒋采萍先生和苏百钧教授的悉心指导,从这两位绘画大家身上,她汲取了丰富的艺术养分,精进了专业知识与技巧。此后,为了在现代工笔花鸟画领域深耕,她又在北京现代工笔画院潜心钻研,让自己的艺术造诣更上一层楼。如今,赵喜萍已经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中国工笔画重彩画协会的会员,在工笔画领域拥有颇高知名度,她的作品备受业界关注与赞誉。

      赵喜萍的艺术风格鲜明,在工笔画创作中独树一帜。色彩运用上,她深受重彩画影响,大胆而巧妙地调配色彩。她既扎根于传统中国色彩体系,又着眼于现代审美需求,把浓艳饱满与清新淡雅的色彩和谐交融,让画面极具视觉冲击力。比如在画花卉时,她可能会用明艳的色彩表现花朵的娇俏,再用金粉勾勒花瓣边缘,营造出既典雅又时尚的效果,使画面熠熠生辉。

      在绘画中,线条是赵喜萍表达情感与塑造形象的关键。她笔下的线条灵动多变,既有传统工笔画线条的细腻流畅,又融入了现代绘画对线条表现力的创新探索。勾勒物体轮廓时,线条粗细、疏密、轻重把握精准,能完美展现物体形态与质感。画鸟羽时,她用纤细且富有弹性的线条,细致描绘羽毛的轻盈与排列层次;描绘枝干,则运用粗重、顿挫有力的线条,凸显枝干的苍劲。

    《南国芳甸》208×147cm

      她钟情于工笔花鸟画,在题材选择上,她对自然中的花鸟有着独特的观察视角和深刻感悟。她笔下的花鸟栩栩如生,且被赋予了鲜活的情感。她还会巧妙地将花鸟置于宁静庭院、潺潺溪边等环境中,营造出充满诗意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生机与美好,传达出她对生活的热爱。

      技法层面,赵喜萍积极融合传统与现代。她熟练运用勾染、罩染、撞色、积水等传统技法,同时大胆尝试新的材料与技法,比如制造特殊肌理效果,增强画面立体感与丰富度,让作品既传承了传统,又展现出鲜明的时代创新精神,在当代工笔画坛大放异彩。

    《万年芳华》217×117cm

    《金秋》242×138cm

    《丹霞映秦川》240×119cm

    《万有同春》236×117cm

    《秋声绽红》237×118cm

    《南国春韵》237×118cm

    《醉秋》239×120cm

    《瑶台凝香》240×119cm



    发表评论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