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介入无植入”理念以其优异的远期治疗效果,受到冠心病患者的关注。其背后的原因,正是国产创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治疗手段。专家介绍,随着相关医疗器械的创新及应用成为冠脉介入领域研究的一大热点,如何减少甚至避免冠心病患者体内“异物残留”,同时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成为众多心内科医生和研发人员的不懈追求。目前,生物可吸收支架、药物球囊、切割球囊、冲击波球囊、乳突球囊等新技术产品的到来,为解决“心”问题,推动冠心病创新医疗技术发展迈上新台阶。
日前,记者在广东省一家三甲医院获悉,该院成功完成一例Vesscrack冲击波球囊导管和药物球囊联合应用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冠心病患者手术。据了解,该患者80多岁,因反复胸闷胸痛等症状前往医院就诊。医生在经过详细检查后发现,该患者冠脉血管存在多处狭窄,需要进行介入手术治疗,其中一段支架内再狭窄并伴有严重钙化,在经过充分沟通和病情分析后,最终专业团队利用Vesscrack冲击波球囊导管和药物球囊联合使用的“介入无植入”治疗方式为患者处理支架内再狭窄严重钙化病变,并利用球囊、心脏支架等技术成功处理其它狭窄处,术后患者血流恢复良好,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据了解,上述手术中所应用的Vesscrack冲击波球囊为我国心血管龙头企业乐普医疗自主研发的“一次性使用冠脉血管内冲击波导管”,据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该产品与乐普医疗生产的血管内冲击波治疗设备配合使用,适用于成人患者在支架植入术前对原发性冠状动脉的钙化病变(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进行预处理及球囊扩张。该产品为我国第二款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的国产同类产品,也是全球第三款上市的冠状动脉血管内碎石术产品。此项技术的成功开展,为冠脉血管钙化尤其是严重钙化的病变患者提供了介入治疗的新方法,成为精准、高效守护冠心病患者健康的新“法宝”。
冲击波球囊导管:助力“介入无植入”创新理念,硬核技术守护冠心病患者血管健康,精准震碎血管钙化石
严重的冠脉血管钙化,常成为冠脉介入手术顺利开展的“拦路虎”,它不但让患者血管如同戴上“紧箍咒”一般血管壁弹性降低,还容易在手术中出现支架、球囊无法正常通过等问题。因此,需要冲击波球囊导管首先完成冠脉介入手术的“预处理”工作,帮助处理冠脉血管钙化尤其是严重钙化病变,方便后续手术的开展。
将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应用于处理冠状动脉血管钙化,是被称为“冠状动脉血管内碎石术”的最大优势,也是拥有此项技术的冲击波球囊导管与传统钙化处理手段最不同之处。作为冠脉血管介入治疗领域的前沿技术,冲击波球囊导管可通过设备的配合,将声压力波精准输送到钙化部位,把血管内的钙化斑块震裂或震松,恢复血管弹性,保持血流通畅,完成冠脉血管的重塑。与传统钙化处理技术相比,冲击波球囊导管不仅对浅表钙化有作用,它还是目前唯一对深层钙化有治疗作用的技术,可更加安全、高效、精准破坏浅表和深层钙质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小对软组织损伤,改善血管顺应性,解决冠脉血管钙化病变预处理问题,为后续的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做好前期准备,最大限度增加患者的管腔获益。
值得一提的是,Vesscrack冲击波球囊导管作为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治疗的一款重磅产品,在电极设计、声压分布及设备智能显示等方面独具匠心。电极并联排布让容错空间更好,放电更稳定;更广的声压范围和均匀的声压分布,对正常血管组织近乎无损伤。此外,与Vesscrack冲击波球囊导管配合使用的治疗设备具有智能提醒、超长续航等功能,助力术者精准评估病变、提高手术效率,为冠脉血管钙化治疗提供更加安全、精准的“全方位”技术策略,使“介入无植入”的创新理念惠及更多患者。
“介入无植入”创新技术助力医疗产业升级,“中国智造”守护全球患者健康
据专家介绍,传统的金属心脏支架选用不锈钢、钴铬或铂铬合金等金属材质作为主要材料,在植入冠脉血管后会永久存留人体内,远期看还可能有血管内再狭窄和远期血栓的风险。此外,不少植入金属支架的患者,也会因为体内的“金属心”而产生焦虑情绪。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我国政策的大力扶持,我国医疗领域高新技术不断破局,多项技术实现新突破,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介入无植入”理念的相关创新产品在近年来取得了高效且迅速的发展。
以我国心血管龙头企业乐普医疗为例,随着该公司研发的生物可吸收支架、药物球囊、切割球囊、冲击波球囊、乳突球囊等多款心血管冠脉介入治疗新成果产品上市,再让更多冠心病患者获益的同时,也不断摆脱国外“卡脖子”的技术问题,加速了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替代进程。相信在未来,将有更多优秀的国产品牌产品在国际舞台中“脱颖而出”,用“中国智造”造福全球更多患者重获健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