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顶部自带醒目提醒,可以自由设置支持HTML!【本提示可以后台关闭】
    0

    河北大学团队聚焦智慧水产养殖水质检测,以科技护航水域生态

    2025.05.22 | 编辑 | 7次围观 山城日报网

      在水产养殖行业,水质是决定养殖成败的关键因素。河北大学鱼水智联调研团队聚焦水质检测难题,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智慧化解决方案。

      本团队深入河北保定、秦皇岛、唐山等多地水产养殖场,发现传统水质检测存在明显弊端。人工检测不仅效率低,数据实时性差,而且难以覆盖养殖水域的各个角落。例如,在唐山乐亭县大型养殖场,工作人员每天需多次人工采集水样,送往实验室检测,整个流程耗时久,当发现水质问题时,往往已对养殖生物造成损害。此外,人工检测的主观性强,不同检测人员的操作差异,也会导致数据偏差。

      针对这些问题,团队充分发挥电子信息、环境科学等学科优势,研发出一套高精度、智能化的水质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多参数传感器阵列,可同时监测水温、溶解氧、pH 值、氨氮、亚硝酸盐等关键指标。传感器利用纳米材料和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具有响应速度快、检测精度高的特点,能够实时捕捉水质的细微变化。

      在数据传输方面,系统采用低功耗广域网(LPWAN)技术,确保数据稳定、快速上传至云端。团队还开发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平台,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不仅能及时预警水质异常,还能预测水质变化趋势。例如,在邯郸魏县鲫鱼养殖场应用该系统后,通过提前预测到溶氧量下降,及时开启增氧设备,避免了因缺氧导致的鱼群死亡事故。

      在保定大型水产养殖基地,团队开展了智能水质监测系统的试点应用。该基地养殖水面广阔,养殖品种多样,对水质精准监测需求迫切。应用初期,团队成员与基地工作人员紧密协作,根据不同养殖区域特点与养殖生物习性,合理规划传感器布局。经过一段时间运行,成效显著。原本依靠人工每天多次巡检采样,如今借助智能系统,工作人员在监控室便能实时掌控全域水质状况。

      为了让技术更好地服务养殖户,团队还开展了大量的技术培训和推广工作。他们编写通俗易懂的操作手册,制作教学视频,深入养殖场进行现场指导。目前,该水质检测系统已在河北多个地区的水产养殖场应用,有效降低了养殖风险,提高了养殖效益。


    发表评论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