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历】
路镛,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硕士。先后修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央美术学院“山水精神”高研班,师从当代著名画家、中央美术学院陈平教授。作品曾参加中央美院第四届“学院之光”优秀毕业生作品展,香港一画出版社出版《走近画家——路镛》,中国美术出版社出版《师法自然——路镛山水写生作品集》。现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日照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路镛《甲辰冬日青城山写生》70×45cm
丘壑烟云 大意存焉
——读路镛山水画
大凤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一切物语皆为情语也,这是以文学的眼光看待事物。如若换作禅宗的眼光,是否也可以这样说,一切情语皆为心语也。胸中有丘壑,笔下才有丘壑,心中有烟云供养,笔墨才能丰富深邃,山水精神方可出焉。
路镛《甲辰冬日青城山写生》70×45cm
九华太行,齐云雁荡,大江南北的许多名山大川,一次次留下了路镛跋涉的足迹、审美的眼神、敬畏的喟叹、静观自照的心得。尤其是太行雁荡,二三十次登峰远眺长驻写生,让他采天地山川之灵气,得丘壑烟云之大意,那些奇峰、怪岩、幽洞、飞泉、池潭,那些亭台楼阁、碑铭石刻、石坊石桥、庵堂祠庙……还有那些熟悉的现代人物、建筑、交通设施,一一在他的笔墨中焕发出艺术的生机。
路镛《甲辰冬日青城山写生》70×45cm
在我的印象中,画家路镛的山水情结极深。尽管他的花鸟画早已十分可观,《万玉图卷》《藕花香醉》《梅竹双清》等都以成熟、鲜明的艺术语言而成为花鸟画的优秀作品。单凭花鸟画,路镛就可以在美术领域安身立命,但他最终还是走向山水,将山水画作为自己的追求。源自于一份诗人的浪漫,路镛少时即梦想能像李白、徐霞客那样入名山游,用自己的双脚感受千山万水的温度。这些年,路镛带一支笔上路了,将自己放置在艺术求索的风雨路上。这已经不能用坚持一词来简简单单地概括了,而是精神深处的归属感使然。他实在是太爱山水了,山水几可称为他的生命。
路镛《甲辰冬日青城山写生》70×45cm
由于中国哲学精神的影响,中国人对待山水的情怀真不可一言以尽。山水哪里是风景呢?山水是中国人的哲学,是中国人的精神归处,尤其是中国文人的原始乡愁。家园,自然要洁净。心灵家园,自然是要远离世俗一尘不染。古代山水画家有爱洁成癖者,对于山水而言,精神的清洁应该算得上是好事。路镛斋号“藕香居”,可见其对清洁精神的追求,我们果然看到了干净雅致入古出新的笔墨。言为心声,一个精神不洁的人,笔墨能干净到哪里去呢?
路镛《甲辰冬日青城山写生》70×45cm
路镛少时即倾心绘事,书、画、文、篆刻皆能。他又是一个特别勤奋并有着明确规划的画家,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的路该如何走,他对自己的位置有一个纵向与横向的思考、关照、判断与定位,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拓展自己,弱冠之年南下杭州,求学于中国美院,中岁负笈北上中央美院,问学山水画大家陈平先生。与西画不同,中国画在讲求天赋重才情的同时,还要看师承,要从传统里来,天赋再好,没有勤奋和修养的积淀,就很难成就自己。
路镛《甲辰冬日青城山写生》70×45cm
2000———2006年,他几乎临遍了北宋时期的山水画经典之作,还原了那时画家的创作状态,体会着画家当时的创作心境、创作技法等,收获了很多心得,练就了坚实的功夫,加之走万里路所养的浩然之气,共同造就了他中正大气温文尔雅的笔墨精神。因全面而较为丰厚的修养和万里壮游的经历,路镛对自己的艺术追求很明确,他追求以骨为质、以写为法、以文为里、以意为象的创作理念,有意识地避开了当代山水画创作中的某些程式化和习气,修养沉厚,画风清醇,其作品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见笔性。
路镛《甲辰冬日青城山写生》70×45cm
这源自于他的书法。路镛于章草十分用功,取法宋克的《急就章》,上追索靖的《月仪帖》,出宋入汉,得古意。因为有着过硬的书法艺术根基,他的线条见笔,控制得好,交代得清,送得到,有骨力,具备较好的表现力,线条的书写精神成就了山水画的写意精神。古人云:“作书作画,无论老手后学,先以气胜得之者,精神灿烂出于纸上”,只有具备了写意精神,山水画的意境才有出现的可能。
路镛《甲辰冬日青城山写生》70×45cm
与西画的美学特征不同,中国画说到底是心性的艺术,讲求因心造境,没有了心境,画就丧失了意趣,写意尽失,山水也就流于皮相而与精神绝缘。路镛的强项在于他既掌握了传统基础,又有真实而强烈的亲身体验,所以其作品能较为容易地为当代人接受,加之他所喜爱的章草题跋的形式感,一种温文尔雅的书卷气洋溢其中。
路镛《甲辰冬日青城山写生》70×45cm
从用色上看,水墨、赭石、花青,是路镛作品中常见的三种色彩,也几乎是恒定的三种色彩,水墨是总的基调,赭石和花青都是基于水墨并服从于水墨调度而焕发出生机的。三种色彩,相互搭配,静穆冲和,彼此渗透,互相生发,对于云烟意境的营造、山水大势的安排以及杂树、建筑、风物、人等细节的点题与诠释,都别有特点,于古意中彰显着一种鲜明的时代感,体现了笔墨的时代性。
路镛《甲辰冬日青城山写生》70×45cm
“笔墨当随时代”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其实,越是老话题就越是新话题,因为感受不一、观点不一,话题才具备了常谈常新的生命力。如同许多内心明朗方向明晰的画家一样,路镛用自己的作品证明了“笔墨当随时代”恰恰是中国画永不过时的命题。按照他的理解,时代在变,人们的思想感情在变,艺术表达的内容在变,技法也一定要变,不变,线条功力、笔墨层次再好也无意义,山水画得再像,亦是已经死掉的躯壳。
路镛《甲辰冬日青城山写生》70×45cm
如同行路与登山,路镛在艺术上从不走捷径,对笔墨怀着深深的敬畏。他常年外出壮游、写生,见到有价值的景与物总是形诸笔墨,一个马扎,一顶斗笠,一张宣纸、一支毛笔,择景挥毫,或艳阳高照,或细雨霏霏,或雪花飞扬,古典的诗意催生着艺术冲动的降临,一搞就是一个系列,归后往往画卷盈笥。多年以来,路镛累积了大量的写生稿。如此秉持朴素地书写,其目标之明晰,用功之勤勉,涉猎之深厚,让他规避了时兴之举,依靠自己的认识和理解,逐渐掌握了自己的表现方法,呈现出敦厚质实、空灵生动的美学品质。因美学品质的丰富性,其作品便经得住琢磨。
路镛《甲辰冬日青城山写生》70×45cm
对于中国艺术而言,艺术家的天赋才情固然重要,但更要一个老实的态度,市侩与滑头成不了艺术家,好的艺术家,都具有朴实的品质。认识路镛的人大都有同一种认识:朴实、严谨、少言慎行。人老实,画画也老实,不张扬,不摆花架子,不耍花枪,传递着一种真诚而深沉的亲和力。这应该是一个中国画家的特点,东方美学推崇的是含蓄的韵致,而这正是孔子所提倡的“仁”。
路镛《甲辰冬日青城山写生》70×45cm
丘壑烟云,大意存焉。那静雅的笔墨、明朗的画风、敦厚的内美、达观的精神,无疑是画家的态度———敞开心灵,敬畏笔墨,接纳天地万物,真诚对待人生,走向艺术的感动。读路镛山水画,想起黄宾虹的一首题画诗:“意远在能静,境深尤贵曲。咫尺万里遥,天游自绝俗。”
路镛《甲辰冬日青城山写生》70×45cm
路镛《甲辰冬日青城山写生》70×45cm
路镛《甲辰冬日青城山写生》70×45cm
路镛《甲辰冬日青城山写生》70×45cm
路镛《甲辰冬日青城山写生》70×45cm
路镛《甲辰冬日青城山写生》70×45cm
路镛《甲辰冬日青城山写生》70×45cm
路镛《甲辰冬日青城山写生》70×45cm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