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标本数字化,开创研究新时代

  为调查现有鸟类在国内的生存境况、收集并丰富现存鸟类标本数据库,2024年1月20日至2月20日,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立体鸟踪”团队在南充、成都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实践活动。团队运用鸟类标本数据化的方法,通过鸟类标本数据库对大众进行科普,提升大众保护意识,更好保护鸟类多样性。

  活动前期,团队针对鸟类标本及鸟类现在生存状况等方面的问题与李桂垣老师进行了探讨。他强调:“鸟类标本是科学家们获取鸟类生态、行为和进化等方面信息的重要途径。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地区的鸟类标本,科学家们可以深入了解鸟类的分布、迁徙和演化等方面的知识。”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纸质记录和手工测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科学研究的需要。该团队在活动中运用了鸟类标本数据化的方法,将鸟类标本采用3D扫描技术,实现高精度,高保真度的乌类标本数字化。提供了更全面、立体化的乌类标本样本,为鸟类研究和生态保护提供独特的数据资源。此外,标本的数据化能够使得人们不需要到野外就能观察鸟类的习性。李桂垣教授也指出,此方法不仅能提高科研效率,还能为鸟类教学提供更生动的素材。

1.jpg

图为李桂垣教授和徐怀亮院长接受采访 左一李桂垣 左二徐怀亮

  活动过程中,团队成员分工搜集九十多种鸟类生理以及形态信息,为3D扫描建成的数据库提供介绍。项目还进行了相关的社会合作:将鸟类数字化标本进行线下科普教育,与雨城区图书馆进行合作,推出鸟类科普视频;与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系进行合作,共同展开鸟类标本的研究项目,为其提供数字化的标本数据;与四川省林业局、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等合作,利用数字化的乌类标本数据进行生态保护和监测;将数字化乌类标本进行文创设计,开展相关产品的设计和制作。此外,为保证活动开展的时效性以及宣传性,团队成员将活动的进展进行实时整理以及汇总,最终形成系统性的成果,并于网络平台上进行宣传,引起广泛关注。

  李桂垣教授指出:“鸟类研究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参与和努力。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加入到我们的团队中来,共同为保护和拯救鸟类种群而努力。”团队成员也纷纷表示,对于未来,希望能继续参与更多关于鸟类资源保护的活动。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吸引更多社会人士加入保护鸟类资源的队伍,为推动生物科学领域的发展助力。

2.jpg

图为李桂垣、徐怀亮和“立体鸟踪”团队人员合影


网友留言(0 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