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顺丰快递员小冷双手拿着快递来到观江府小区。他径直走向大门,甚至无需停顿或翻找证件,前方的“暖新ETC”无感通行设备已瞬间识别其新就业群体身份,绿灯亮起,小区门自动缓缓开启。“以前得腾出手填表、扫码、登记,保安大哥还得打电话确认,现在走过来门就开了,像回家一样自然。”小冷笑着感慨。这一幕,已成为都江堰市银杏街道壹街社区新就业群体的日常写照。

快递员正在运用“暖新etc”配送快递
作为四川省城乡社区治理“创特色”项目智慧科技型社区,银杏街道壹街社区精准聚焦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创新搭建“暖新ETC”无感通行与线上“新声驿站”智慧场景,构建起“科技赋能高效服务、多元参与共建共治”的新型智慧治理体系,让穿梭于街巷的劳动者,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接纳与温度”。
一、一套“暖新ETC”,科技破难题,访客变家人
走进壹街社区的各个居民小区,门口新布设的“暖新ETC”无感通行设备格外显眼,它为新就业群体量身打造了“一次登记、多区通用”的服务模式:外卖员、快递员只需一次线上备案,即可在社区内任意小区实现“自动识别、秒速开门、无感通行”。

观江府小区点位设备及登记码
据社区统计,“暖新ETC”启用后,新就业群体平均每次进入小区的时间从原来的3~5分钟缩短至“零等待”,配送效率提升近60%,通过毫秒级身份核验识别授权,居民安全与配送效率实现双赢,“反复登记、进门不畅”的老问题彻底成为过去。
二、一个“新声驿站”,心声有回应,暖心更交心
9月,京东快递员王师傅通过壹街社区“新声驿站”发布租房需求,社区迅速响应并精准对接楼栋长资源,次日便协助双方达成协议。


智慧场景截图
在“新声驿站”,新就业群体可通过“暖新回音壁”随时提交“技能提升、政策咨询、生活服务”等诉求,社区通过AI分析诉求,对共性问题进行智能聚类分析,生成月度《群体诉求图谱》。治理后台实时接收、精准分派、快速响应,形成“诉求—响应—反馈”闭环服务。

美团骑手使用新声驿站智慧场景提交诉求
同时社区还搭建了AI疏导智能体,为新就业群体提供24小时心理疏导服务,自动分析群体心理状况及关心的重点内容,将心理援助建议整理推送到社区服务人员,方便社区及时链接资源给予帮助。AI疏导目前已在线服务50余人次。
“新声驿站”作为诉求直通车,搭建起新就业群体与社区的“连心桥”,推动了社区治理向主动服务、双向互动模式的转变。
三、一支“新助志愿队”,双向共奔赴,治理有温度
在壹街社区“爱满重阳”活动现场,“新助志愿队”的骑手们正俯身为老人演示智慧手环使用。这支由外卖员、快递员等组成的队伍,借助“暖新ETC”与“新声驿站”两大场景,从“服务接收者”转变为“治理参与者”。他们作为“移动观察员”,已参与3次助老服务、15次隐患排查,成为社区治理的有力补充。

骑手志愿者为老人讲解智慧手环功能及操作
四、一条“智慧治理之路”,创特色见实效,微服务暖人心
“暖新ETC”开启的不仅是小区大门,更是心与心的距离。通过“技术赋能+服务创新+多元共治”的三维模式,壹街社区探索出一条“科技有温度、治理有精度”的新路径。
正如社区党委书记所说:“我们把新就业群体当家人,他们就把社区当家园,这种双向奔赴才是社区治理的基础。”

壹街社区第一书记王利与新就业群体交流互动
如今,当快递员抱着纸箱轻松穿过门禁,当外卖员在“新声驿站”看到诉求被认真回复,当志愿服务队收到居民真心感谢,这些温暖的细节正编织成一张充满活力的社区治理网络。
在这里,科技不再是冰冷的设备,而是连接人心的桥梁;治理不再是单向的管理,而是共同创造的家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