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灼灼,暑假如期而至,碧波荡漾的河畔成了学生消暑的去处,可溺水隐患也如影随形,成为假期安全不可轻视的 “隐形杀手”。
为筑牢乡村青少年的防溺水安全防线,江西科技职业学院“烛影探乡” 服务队踏着蝉鸣走进大茅山南溪村 —— 我们深知乡村水域星罗棋布,在炎炎夏日,孩子们对水的亲近里藏着未知风险。于是,一场场扎根乡土的 “三下乡” 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应声开展,只为让安全意识住进每个孩子心里,让每位家长绷紧防范之弦,用共同的警惕与守护,为暑期的欢声笑语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 “生命堤坝”。
在大茅山南溪村村委会会议室,“烛影探乡”服务队的队员们化身为亲切耐心的宣传老师,为村里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防溺水知识课。课堂上,服务队成员通过播放精心制作的防溺水宣传动画短片,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直观地展示了溺水事故的严重后果。短片中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了溺水的危险性。
同时实践队员们还准备了丰富的宣传手册。这些手册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防溺水的 “六不准” 原则,即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认真阅读手册内容,时不时向服务队成员提出疑问,现场互动氛围热烈。
监护人的责任也至关重要,家长与监护人的肩头,扛着孩子安全的千钧重量。尤其当孩子靠近水边时,每一寸目光都该成为细密的防护网 —— 那片荡漾着欢笑的水域,或许正藏着暗流与湿滑的陷阱。 请务必让孩子始终处在视线可及的范围里:别让 “转身接个电话”“稍等刷条消息” 的片刻疏忽,成为危险趁虚而入的缝隙;更不能放任孩子独自下水嬉戏,哪怕是看似平静的浅滩。毕竟,对于生命而言,水边的乐趣再浓,也抵不过监护人 “寸步不离” 的守护来得坚实。
为此实践队员们也制定了预防溺水的应急措施。
①呼叫救援:一旦发现有人溺水,立即呼叫救援,并拨打急救电话。
②使用救生设备:如果有条件,使用救生圈、救生绳等设备帮助溺水者。
③避免盲目施救:非专业人士不要盲目下水施救,以免造成更大的危险。
④进行初步急救:在等待专业救援到来的同时,可以进行初步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
巡查途中,服务队的救生圈、救生绳始终随身携带,如同一道移动的安全屏障,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在当地村干部的带领下,服务队员们来到那些孩子们常扎堆嬉戏的河塘、堰坝,更是队员们重点 “盯防” 的区域 —— 一旦发现有孩子踩进浅滩边缘、靠近陡岸湿滑处等危险地带,队员们便会快步上前,用温和却坚定的语气劝阻,手把手将孩子护送到安全区域,让每一片可能藏着风险的水域,都始终亮着 “安全警示灯”。
此次 “三下乡” 防溺水活动在德兴的南溪村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防溺水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这一举措同时也显著提升了村民们对于监护责任的认知和重视程度,有效地增强了他们在这方面的意识和警觉性。但防溺水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青少年防溺水问题,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让每一朵青春之花都能在阳光下尽情绽放。通讯员:梁春玲,李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