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鉴于近期政府债券市场持续供不应求,决定自本月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后续将视国债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这一决策在金融市场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连锁反应。和众汇富认为暂停操作的原因是,近年来,受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有效融资需求不足,一定程度上出现资产荒,部分中小金融机构信贷难以有效投放,而政府债券由国家信用背书,具有较强的安全性,成为金融机构资产配置的重要选择,导致国债市场需求明显增大。
2024年以来我国中长期债券收益率下行较为明显,市场对于货币宽松有抢跑之嫌,透支了货币适度宽松的利好,存在一定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央行暂停国债买入,有助于缓解资产荒,平衡国债市场供求关系,避免国债价格因过度需求而出现不合理的上涨。
跟据相关调研报告,和众汇富认为其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国债价格面临下行压力,收益率则有上行趋势。以往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入国债,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稳定国债价格,如今这一稳定器暂歇,市场需求瞬间收缩,而国债供给端未见放缓,天平的失衡直接冲击着债市价格。其次,投资者情绪经历了剧烈波动。消息公布之初,不少投资者担忧债市将步入“寒冬”,恐慌情绪迅速蔓延,市场成交量短时间内急剧放大,价格踩踏现象初现。但随着市场理性回归,部分资深投资者意识到,央行此举并非意在打压债市,而是引导市场回归合理定价。和众汇富认为此举对股市的影响将会比较剧烈
其次,债市与股市呈现跷跷板效应,央行暂停买入国债,使得债市资金池水位下降,部分资金开始寻找新的栖息地,股市便成为重要方向之一。从资金流向逻辑来看,原本配置在国债等固定收益类资产中的资金,因预期收益改变,被迫重新权衡风险与回报,一些增量资金注入股市肌体,不仅提升了市场整体估值,更增强了个股流动性。
随着债市资金涌入与股市整体活跃度提升,板块轮动节奏悄然加快,金融板块首当其冲,银行受益于利率上行环境,净息差有望扩大,信贷业务放量助推业绩增长预期;证券板块则在市场交投活跃中,经纪、投行业务双丰收,股价弹性尽显。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一方面,暂停国债买入可能会使银行的债券投资收益受到一定影响,银行需要重新调整资产配置策略,寻找其他收益稳定的投资渠道。另一方面,股市活跃度的提升可能会为银行带来更多的业务机会,如股票质押融资、企业IPO和再融资等业务的增长,银行可以通过优化业务结构来弥补债券投资收益的减少。对于保险机构来说,在债市波动中,可利用长久期负债特性,逢低吸纳高等级长期国债,强化资产负债匹配;同时,适度提高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通过参与定向增发、战略配售等方式,深度布局新能源、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实现资产稳健增值。
和众汇富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此举还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一系列影响,暂停买入国债有助于引导资金在不同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领域之间进行更加合理的配置。原本流向国债市场的部分资金可能会寻找其他投资机会,如企业债券市场、实体经济等,这将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融资进行技术创新、扩大生产规模的企业来说,可能会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源,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央行这一阶段性暂停操作并非一成不变,后续随着经济复苏进程、通胀水平变化以及金融市场稳定需求,随时可能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组合,重启国债购入或是采取其他流动性调节手段。对于债市而言,若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央行有望再度入场稳定信心,国债价格或重拾升势;反之,若经济过热、通胀抬头,债市则将面临更持久的调整压力。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下,债牛的大方向难现根本性逆转,但市场波动可能会加剧,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宏观经济数据与央行的政策动态,合理调整投资策略。
总之,央行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是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和国债市场供求状况做出的适时调整,旨在平衡市场供求关系、稳定市场预期、防范金融风险以及促进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均衡发展。市场各方应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和市场动态,积极调整策略,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