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文化自信及其培育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文化软实力已成为评判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需要一代代中国青年的接力奋斗,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力量所在,培育大学生树立高度的的文化自信是抵制西方不良文化的有力武器,也是其成为栋梁之才投身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内在要求。

  文化自信是要对本民族文化持一种积极肯定的态度,高度肯定、充分认同自己国家的文化,不断地进行传承、弘扬和创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文化自信要求大学生要对自身文化价值有坚定信念,一个国家只有认同自身的文化价值,才能产生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而坚定自身文化价值认同;第二,文化自信要对自身文化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文化是不断发展的,不同时期文化的表现形态也有所改变,文化自信表现在认为自身文化能够顺应世界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充分肯定。第三,文化自信要理性审视外来文化。文化自信既不是自我满足、盲目排外的文化自负,也不是轻视怀疑、自我否定的文化自卑,整体把握本民族的文化体系,科学理性看待自身的长处和不足,辩证取舍世界多元文化。

  新时代加强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无论是对于完善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发展,还是对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就是要推动大学生在思想品德、科学知识、人文素养、生理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取得良好发展,而实现新时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从文化自信中孕育情感,树立伟大信仰,锻造强大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对提升人文素养、涵养德行仍大有裨益,其内蕴的厚德载物、以民为本、天下大同等核心理念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大学生在学习革命文化、深入了解革命历史的过程中传承革命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不畏艰辛、锐意进取以实现共产主义;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将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价值观,指导大学生在人生理想的舞台上开拓进取。另一方面,有利于强化大学生责任担当,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定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自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以中国精神激昂中国力量,用共同信念铸就人民意志,全方位展示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使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拥有响亮的话语权和强大的存在感,以文化之力不断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各方面的的合力。首先,发挥自我教育作用,提升文化素养。新时代大学生作为肩负民族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大学生必须激发提升文化素养的内在活力,要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最佳的学习过程是积极主动的自我建构,全面地学习文化知识并吸收内化为系统的知识体系,提升个人的文化底蕴。大学生还要拓宽学习视野。通过品读中华文化思想源头的经典作品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中哲学理念、人文精神、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的历史影响,体会中华文化延续至今的强大生命力。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革命人物的英雄事迹与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让新时代大学生切身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大学生还应强化文化实践,提升文化体验感。同时,大学生在面对世界文化的激荡中,要树立文化安全意识,要提升文化鉴别力,在跨文化交流中积极讲好中国故事,在学习和比较中实现对不同文化的深层次理解,从而培养出真正的文化自信。其次,优化社会文化环境。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受社会环境影响很大,因此必须优化社会文化环境,为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氛围,大学生通过积极参加文化实践活动如学校社团结合传统节日举办的主题活动、文化知识竞赛、红色故事会等,校外通过参观博物馆、纪念馆、文化古迹、红色文化基地等,切身感悟到中华文化的风采,增强对民族文化的情感认同,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责任。此外,在互联网时代,在净化网络文化环境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好大众传媒的作用,加大对主流文化的宣传。最后,强化家庭培育的责任意识。家庭文化环境是孩子成长成才的基础环境,必须强化家庭培育的责任意识,使孩子从小就形成正确的文化观点,建立深厚的文化情感,为树立文化自信打下坚实基础。家庭教育需要家长在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的同时,也注重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发挥家长的榜样引领作用,用优良的家风去感染和熏陶孩子。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蒋维)


网友留言(0 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