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青少年教育,一场别开生面的国家级非遗郎卡杰唐卡“红色唐卡进校园”体验活动在锦江区三圣街道白桦林路社区辖区锦江区成都师范附属小学三圣分校开展。本次活动得到了白桦林路社区和锦江区成都师范附属小学三圣分校的大力支持。学校组织了40余名儿童参与,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互动教学,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唐卡艺术的独特魅力。
走进唐卡世界,触摸千年技艺
活动伊始,孩子们在志愿者老师的讲解下,欣赏了国家级非遗郎卡杰唐卡传承的唐卡精品。一幅幅色彩绚丽、笔触精细的郎卡杰唐卡作品,以画言史、以画叙事,深深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老师还从郎卡杰唐卡的历史渊源、绘画题材、色彩来源到绘制流程,娓娓道来,让孩子们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体验中,逐步领略到炉霍郎卡杰唐卡作为“民族绘画艺术珍品”的深厚底蕴。同时,老师介绍了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的重要节点,红色炉霍是红军途中的重要革命根据地,其红色历史与红色文化有待我们去传承与发扬。
亲手绘制唐卡,体验非遗匠心
在实践环节中,老师向孩子们详细讲解了唐卡绘制的技法与精神。“唐卡的勾线要像绣线一样柔软,又要像绷紧的银线一样有力”,一句生动的比喻,让孩子们对唐卡线条的力道与美感有了直观理解。随后,孩子们拿起画笔,在纸上以郎卡杰唐卡技法认真勾勒一幅幅红色唐卡——跳锅庄的红军战士、炉霍的红军树、红军大学,感受红色与唐卡的舞蹈。尽管笔触稚嫩,但每一笔都凝聚着孩子们对传统艺术与红色文化的敬畏与热爱。
铸牢共同体意识,播撒民族团结种子
活动中,老师特别介绍了社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工作理念,鼓励孩子们成为民族团结的践行者。通过郎卡杰唐卡这一载体,孩子们不仅学习了藏族文化,感受了红色文化,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民族认同与文化自信。一位参与活动的小朋友兴奋地说:“原来唐卡里藏着这么多故事,我要把今天画的红色唐卡带回家,把红军叔叔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非遗浸润童年,静待文化花开
此次“红色唐卡进校园”活动,以场景式、体验式教育为载体,让非遗从书本走进生活,从传统走向未来。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增长了见识,在文化交融中拓宽了视野,在红色文化的浸润中感受到了力量。相信这次活动已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一颗热爱非遗、传承文化的种子,未来必将绽放出绚丽的民族团结与文化交流之花。
郎卡杰唐卡,不仅是雪域高原的艺术瑰宝,更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这样的非遗体验活动走进校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彩!让我们的孩子,在美的沐浴中,讲述中国的故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