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⑫三台西平|古城门:仍然保存着原有的雄伟壮观风貌

  位于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西平镇的老城格局与三台县城相似。由原粮台连缀建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的城墙,四方大小7道城门,均与实地方向错位。念佛楼、古民居、石板街、四大会馆、吴氏宗祠,以及朱君办事处红梁村陈宛溪故居遗址等文物、遗迹,素有小三台之美称。

  日前,走进西平镇,探寻古城墙及城门,小东门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仍然保存着原有的雄伟壮观风貌。

  古城门:建于清嘉庆五年(1800)。当年观音场(西平)的城门,有大东门、小东门、南门、西门、北门。大东门及南门,均为水上码头出入之用,小东门、北门,西门为连接陆路运输及过往行人出入。

  后来,为方便夜里城门关闭之后,因事急需出入者,在西门一侧开了一道便门,称小西门。于是,就有了两道东门,两道西门。民间称“多东西,少南北”。视“东西”为财富,“南北”为灾难。西平古镇的城门,东门不在正东,南门不在正南。西、北两门也不在正西与正北。

  对此,有两种说法:一说,小地方,不能太正;另一说,是为了迷惑敌人,使其在方位感上产生错觉。至今尚存的有小东门和大西门,均为石条拱门。用长1.34米、宽0.33米、高0.33米条石垒砌。铁皮包面,钉头粼粼的城门,虽经百年风霜,尽管已秃边裂缝,依然稳稳实实地立在门洞两边,记录着当年关门锁杠,防御贼寇的功绩。

  据史载,清嘉庆年间,官兵为镇压白莲教冉文俦等农民起义,指定在观音场兴役建仓,把三台、中江两县粮草储藏这里,平乱后,乡人将守护粮仓的粮台连缀,修成了城墙。西平城墙有两个与众不同的特点:一是四方大门(除南门外),均附有小门,大门用于进车,小门用于行人。故叫做大东门、小东门、大西门、小西门。二是四门方向与实际方向相错90度,面北的门叫东门;面南的门叫西门。小东门亦称环碧门,于清嘉庆八年(1803)整修,嘉庆九年(1804)补修。

  古城墙:清嘉庆元年(1796年)湖北爆发了白莲教起义。嘉庆5年(1801年),起义军“蓝号元帅冉天元等率部进入四川潼川府(今三台)境内,当时县令邵良正奉令筹办三(台)中(江)两县粮草。因见三台“西路观音场,负山带河,交通便利”,就组织当地百姓凭险修筑起城墙、城门、谯楼等防御工事,以护军粮,并抗击来犯之敌。嘉庆八年,清军在此取得“潼河大?”。观音场“乡人”因思邵知县保障捍卫抗敌之功”。于是,“扩其基而城之”,构筑起今天依然存在的古城墙。

  中国古代城镇布局有“仿生学”原则,但是像西平镇这样以人体仿形,还是罕见的。民间有西平古镇的布局似“美女晒羞”的美丽的说法,体现了“大地为母”的原始崇拜。据文史专家评价:西平古街修筑的了望台、保卫粮仓,后连缀成一体,成为四川古镇最完整最独特的城墙体系。在四川省内的古镇中,商业市镇占绝大多数,但是把军事功能和经济功能结合起来的古镇并不多见。

  小东门:也称“环碧门”,城体采用条石浆砌,中间设有单孔门洞,门洞又有内洞与外洞之分,外洞略宽,可供车辆进出。洞中装有双扇木门。门洞上边,呈半圆形的弧拱。拱圈有装饰雕纹,上方镶嵌着用行书阴刻的石匾,上书“环碧”二字,字大如斗,笔力苍劲。门洞左右分别镶嵌着石刻楹联。

  城墙上面的东西两侧,是条石修筑的女儿墙,墙头共设有四处垛口,宽有一米五左右,埃心留有方形洞孔。城修筑在女儿墙之间的平台上,木质结构,穿斗抬梁,为单檐翘角的小青瓦建筑。城门洞左右有“赢庆八年建修”与“嘉庆九年补修”的字样,字迹清晰可见。小东门距今虽然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却仍然保存着原有的雄伟壮观风貌。

  1999年,三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供稿:黄河 苏东华)


网友留言(0 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