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收藏潜力书法家:尚佳轩

  【艺术简历】

  尚佳轩,回族,1964年生,河南开封人。现为中国书协会员、中国化工文联书画家协会副秘书长、河南省少数民族书画院副院长、河南省书协篆刻委员会委员、开封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开封市文史研究员。作品入选中国文联“兰亭奖·牡丹杯”书法展,全国第六、八届书法作品展,全国第三届中青年书法作品展,全国首届、二届篆刻艺术展,全国首届刻字艺术展,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展,西泠印社第二届、七届全国篆刻展,中国·日本篆刻联展,全国第二届沙孟沙杯书法篆刻展,香港八大古都书画展等,并多次获奖。作品入编《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名鉴》《中国印学年鉴》《当代书法篆刻家大辞典》《二十世纪世界华人美术大辞典》。

  痴痴翰墨追古 穆穆清风入怀

  ——著名书法篆刻家尚佳轩素描

  文/黄萌生

  当新冠阴云密布、城市不时按下静默键时,我却在网络上,看到他多次参加文化公益慰问活动的身影,看到他在“际会兰亭”全国第三届篆书名家提名展、“百年礼赞.出彩河南”书画展、“美在中国”艺术展中那大脑门下诚挚的微笑,看到他缤纷的篆、隶、行、楷书法精品和印屏,如挡不住的怒放春花、火燃秋枫。

  尚佳轩,当代中青年书家群体中的佼佼者,一位对中国传统书法文化孜孜追寻的朝圣者。

  吴带当风

  统一中国的黑黢黢的文字,是这个世界唯一不曾中断的五千年文明的基石和密码。只有华夏民族,不论天塌地陷、王朝更迭、生离死别,一直坚韧地仅用黑色,在绵延勾画它的最高美学曲线。

  痴痴游弋于这黑白线条世界的尚佳轩,四十余年临池不辍,濡墨挥毫,深悟艺理,娴熟把握,兼善多体。欣赏他一幅楷体扇面书法作品《录唐人王维诗四首》,端庄遒劲,圆润内敛,其书法不凡功力可见一斑,作品既有“大漠孤烟直”的雄风,又有“坐看云起时”的洒脱,笔墨表达与古诗意境达到完美的融合。

  尚佳轩最为称道的是小篆,取法秦汉借径清人,所书体势修长,对称严整,柔中有骨,笔势灵动,追求笔锋意趣,神韵天成。正如历史学者、著名书法家林奎成先生评价尚佳轩的《朱伯庐治家格言》四条屏说:篆法娴熟,布局绵密,通篇作品五百余字,而举重若轻,首尾贯通,无一字懈怠,无一处败笔,洋洋洒洒,游刃有余。我读到此联想到,一向严肃严苛的林博士,面对尚式小篆,此时嘴角大约会浮起一丝笑意。

  “印从书出”。尚佳轩对篆刻治印兴趣更甚,也尤其刻苦勤勉。

  尚佳轩出生于开封穆斯林的一文化之家,其名可是父亲对其投身文化的希冀?他对瑰丽的中国文字天生有一种亲近感。中学考试时,同学们紧张答题,他在欣赏人工刻印试卷上那匀称清秀的字体,后设法找到学校文印室的李宝钟老师,缠着让教他在钢板蜡纸上刻美术字;即将高考时,同学作业本上鲜红的印章,让他来了兴致,先是用铅笔刀在橡皮上刻,又攒钱到京古斋买了石料和人生第一把小刻刀,莫名的痴情不可抑制,老师在课堂上讲课,他在桌斗下刻章,自然高考名落孙山;参军入伍时,他带着历史老师赠送他的薄薄的《篆刻入门》,新兵紧张训练之余,夜里打着手灯在被窝里读相关书籍。后借调团部电影组工作之机,他积极地设法拜访厦门各路名家,四处搜集古书,乐与金石为伴。

  佳轩的篆刻以战国古玺秦汉封泥等溯源奠基,借鉴明清篆刻大家,兼收并蓄、领悟贯通,当年厚厚的《故宫博物馆藏印选》《上海博物馆藏印选》,被他反复临摹数遍,刻过的石头成堆成箱。浓烈的兴趣、敏锐的感悟,加之“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自觉追求,逐渐形成了他清丽隽逸、风神洒落的篆刻艺术风格。

  欣赏他的圆朱文印《吴带当风》,线条似铁画银钩,珠圆玉润,骨骼清健,意趣盎然,用刀如行云流水,飘逸灵动,极具赵之谦、吴让之的婉约神韵。而他为开封电视台设计的logo(标识)《开封收藏》,以朱红大印之形式表达媒体的求真重信,一反篆刻惯例,用直观易认的宋体入印,体现了八朝古都独特而底蕴深厚的大宋文化,字体沉稳厚重,刀法雄健空灵,颇有版画效果。佳轩心手双畅,一气呵成,仍意犹未尽,就用刻刀轻敲印章边沿,斑驳中作品的历史沧桑感和“金石”意味油然而生。

  读佳轩的书法和篆刻作品,琳琅满目,皆清正、清雅、清逸、清丽,若清风扑面而来,确有“吴带当风”之妙。我在这沁人心扉的清风中,似乎读懂了他从艺求索的足迹印痕……

  清风长引

  2016年清明前夕,开封老艺术家协会在开封文化客厅举办中国著名书法家桑凡先生追思会暨其书画作品展,尚佳轩首先面对大厅中桑先生的遗作深深三鞠躬。他动情地说:“1984年改变我人生学艺最关键时机,是我遇到了恩师桑凡先生,受其厚爱,大力提携,从开封到我参军的厦门,从最原始的起点一划一刀开始,四年中三十多封函授书信,使我受益匪浅,进步神速。”他双手捧出的一封封书信,没有一处涂改的清丽文字,仿佛还带着先生的温度。

  参军前夕,尚佳轩有幸到开封大相国寺参观书法篆刻展,一进展厅大门,迎面一幅篆书对联和一幅篆刻印屏将他“钉”在那里。篆书典雅、婉约、旷达、潇洒,治印刀法精工,骨骼清韵,这不正是自己苦苦追寻的高格风神吗?此作出自书法大家桑凡先生之手,而桑凡先生的书、画、印堪称三绝,二十余岁已蜚声艺坛,曾任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开封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是中原书界的领军人物。

  厦门火热的军营生活,尚佳轩却仍放不下是那个“篆刻”情结。偶然一次听开封大学的同学说,给他们上书法课的老师竟是温文尔雅的桑凡先生,佳轩喜出望外,一夜无眠,当即灯下给桑先生写信,热情诚恳铺满6页稿纸。没想到的是,桑先生很快回信,并开始两地千里鸿雁传书“函授”,每每在佳轩的“作业”上进行精心批注批改。

  中国书协在开封举办现代国际临书篆刻大展,在桑先生的指导鼓励下,尚佳轩的篆刻作品由十七个国家(地区)二千多位书家的作品中脱颖而出,与启功、沙孟海、林散之等书法大家600件书法篆刻作品同时入展,更有幸入选其精选作品集。那一年,他21岁,是参展作者中年龄最小的,也是全军参展的四人之一。

  名不见经传的他,带着参展喜讯首次探亲回到开封,书画圈中的人惊喜说:“咱开封咋冒出个小年轻?还穿着军装?”有位同行还戏称他为“上等佳轩(宣纸)”。可佳轩没功夫陶醉,他急切地要寻找并当面拜谢恩师,终于见到从未谋面的桑凡先生。先生果然其人如字,气朗神清,对他点头微笑,他顿感浩浩清风入怀。从此,如他那枚印章《清风长引》,开始名师耳提面命下数十载艺海书山的跋涉登攀。

  三年后,尚佳轩成为河南省最年轻的中国书协会员。

  清风送春雨,点点滴滴滋润着永不忘怀的记忆。佳轩说:

  桑先生送我包括靳志、武慕姚等名师书法作品,为我刻制了六枚印章,他亲书的那幅《勤能补拙》的斗方,我至今珍藏,也是我的座右铭;他搬家时特意留下的一方黄铜墨盒,当近八旬老人匍匐在地,从书架下取出亲手赠送我时,我感动至极;一本他不轻易示人的清代大书法家王瓘的册页真迹和清人对联,放心让我拿回去临摹两个月;我和化肥厂书法爱好者成立三丰印社,桑先生和李逸野、王宝贵等先生亲临指导、站台助威……

  多少次,夕阳西下,论书挥毫累了,桑先生带佳轩去清真小店吃麻辣鸡块、汤面角、涮羊肉,自然必须是桑先生买单。

  2002年,因企业效益不佳,尚佳轩只好创办影楼谋生。开业那天,桑先生的书法作品使小店蓬荜生辉,但听说佳轩需要一个大白长镜头而囊中羞涩,先生拿出自己银行存折说:我腿脚不便,您去取钱吧。佳轩不肯,先生又拿出自己一套篆书四条屏,非让他变现,购买了价值不菲的镜头。

  一次佳轩无意提起自己眼睛出毛病了,无法刻章。桑先生一听急了:“明天咱爷俩啥也不干,我带你去医院看眼!”次日桑先生打的带他去了光明医院,亲自为他挂号、亲自带他作完各项检查,又亲自找到郭院长,商讨医治方案,而且桑先生坚持全部由他付费。望着已78岁拄着拐杖汗湿衣袖的恩师,佳轩两眼湿润,呐呐自语:先生对我的关心胜过父母……

  桑凡先生谆谆告诫佳轩说:书画人首重传统,无临帖的书法都是无源之水。书法篆刻乃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博大深邃,必须往上追,往上追至秦晋。他还强调:似我者死,艺术贵有个性。

  为上追清风之源流,三十年中,尚佳轩取法乎上,碑帖互参,对甲骨文、石鼓文、李斯、李阳冰、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徐三庚、杨沂孙、吴昌硕都深入系统地学习研练,在转益多师中寻求并成就自我,他更感桑凡先生作品潇洒飘逸,典雅流美,充足饱满的金石气和洒脱优雅的书卷气,应该说是继清人邓石如、吴熙载、赵之谦等之后,小篆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难怪日本书道界评论:“现今小篆,首推桑凡”。尚佳轩听从自己心灵的声音,在黑与白的浩瀚艺海、红与白的方寸世界,致力于追求富有质感、婀娜多姿的线条,虚实相生、错落有致的布局,梦幻般动人心魄的“书卷气”“金石味”,立志将赵之谦、桑凡那种清雅华美的小篆风格向前推进。他还尝试把“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有机结合,如小篆对联加释文,达到雅俗共赏,在与时俱进中呈现个性风格。

  诚动金石

  原《中国书法》资深编辑、著名书法家李义兴先生曾评价说:“佳轩从桑先生处所得的最大收获是外界纷扰、流行和浮躁时风等病症的免疫力和自身抗体的产生!……其创作取正而不刻意于奇,挥运自然,力避造作,追求落落大方、朴秀天成、内质与内蕴兼具之书卷气。他心存古人,尤其古人经典之作中所蕴含的那种沉着、质朴、坚实之气,一点不苟且,一点不闪避取巧,一点不轻浮浅陋,不欺人,也不欺己……”可谓心有清风,诚动金石。

  西汉杨雄云:“书,心画也。”一切文化最终都沉淀为人格。尚佳轩对书法抱持敬畏之恒心、纯真之追求和清醒之定力,认为中国书法可以概括为六个字,即传统、文化、个性。他自谦自己“天生愚钝,唯以勤勉辅之”。他曾刻《虚佇神素》一印,语出司空图《诗品·高古》之句,他题曰:“此……指纯法心中大世界,超脱于尘世,与自然同化之精神境界……”

  一友人曾问:艺术之于人生,名耶利耶?佳轩曰:爱美者,虽独处荒野亦不忘溪水照面,山花插簪;爱琴者,虽屈身刍荛亦不忘拨弄流光,雕琢天籁;与名利何碍也,唯己心欢悦而已矣。佳轩追随传统,浸淫学养,博观约取,筑基铸魂,朝夕笔毫徐展,日日刀工精进,写到如意处,他兴奋地绕案三匝,失误时又扼腕叹息,笔下清风一扫戾气、燥气、媚俗名利之气,流露融汇的是真情至性天然情趣。

  尚佳轩钟情笔墨金石之外,还是一位出色的摄影家,他把光影构图之美,融入他的黑白红世界,他为近百位艺术家拍摄的人物肖像,皆形神俱佳。他又是美食家,了不得的厨艺源于为侍奉多年病榻上的父母,他经常游走于各大菜市场,时令鲜物,私家秘制,煎炸炒烩,热烹凉拌,与友朋小酌,诚意满满且不亦乐乎,在笔墨纸砚与锅碗瓢勺不同奏鸣曲中,同样追求的是那个“意味”“意境”!

  有着开封“皇城根”人的达观豪爽和穆斯林的重情义气,尚佳轩深深感恩桑凡、李保钟等前辈恩师和亦师亦友的尚仁义及诸同行书友,也深深感恩于儒雅开封,他真诚地用书法艺术回馈家乡,并自觉担当弘扬传统文化的义务责任:

  他将书法艺术带入校园,恭恭敬敬挥笔书写下一个大大的“人”字,为数百名一年级新生举办了一场启迪智慧的“开笔礼”;“八一”、春节前夕,他多次参加赴河南省军分区干休所、预备役、开封市公安局进行书画慰问座谈活动,不忘军人本色;他和书画界的艺术家一起,驱车到中国(河南)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保税仓,慰问一线职工,为市残联文艺扶贫大篷车义捐书画作品,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精心创作送上祝福;他以书印为武器,积极参加各级“共抗疫情”网络书画展,向淮河医院抗疫归来的白衣天使赠送书法作品……

  尚佳轩,这位从容坚毅的穆斯林,心无旁骛,笃行不怠,不断努力雕琢、突破自己,翰墨篆刻艺术生涯定会达到新的高峰!





网友留言(0 条)

发表评论